魚麵:記憶的味道/文:李玲茹

  • 2025-08-15

   從馬祖旅遊回來的好友,對當地的魚麵讚不絕口,雖有購買了數包乾魚麵,但自己親手料理總覺得少了一味,讓她對馬祖魚麵更加懷念,同時也遺憾在臺灣很難吃到道地的馬祖美食。 

   魚麵,顧名思義是使用純魚肉製作而成的麵條,是馬祖的特色麵食。由於馬祖列島四面環海,自古以來,居民大多以捕魚維生,因漁產資源豐富,不僅漁獲量富饒,所捕撈的黃魚、海鰻、帶魚、鮸魚……,均又肥又大,對於吃不完的魚,居民將其曬乾或醃漬保存外,就是製成魚麵。

   好友說,在北竿,除能欣賞絕美的芹壁聚落,還可以親眼看見捲成一小卷一小卷的魚麵,整齊排放在曬網上,接受陽光洗禮、海風輕撫的畫面,而那海味十足的魚麵香,誘人食慾。

   為了讓饕客能食得蘊含馬祖味道的魚麵,店家至今仍堅持十二道工法,即先將新鮮魚肉去皮去骨後、進行冷凍、剁碎、絞成魚漿、加入太白粉攪拌、純手工揉麵、桿麵、烘烤、再一刀一刀切成麵條、接著是挽麵、曬麵、包裝;整個過程或許費時耗工,卻也讓手工魚麵成為旅人到馬祖必吃的療癒系美食。

   我雖沒有嚐過原汁原味的馬祖魚麵,但曾在高雄旗津老街,吃到號稱「不吃會遺憾」的超人氣手工魚麵,那是一間隱藏在巷弄的樸實小店,門前的招牌大大寫著「手工魚麵」,難得一見的麵食,以及隨著蒸氣飄散的濃郁香氣,吸引我跟外子點了二碗熱騰騰的綜合魚麵嚐鮮。

   不同於馬祖魚麵是用海鰻、鮸魚、馬加魚做成,旗津魚麵是以狗母魚為主要原料,擁有四十年製作手工魚麵經驗的老闆表示,從挑選狗母魚,到刨肉、去骨、打成魚漿,皆是他親自操刀,為的就是要讓顧客吃到新鮮原味的感動。 

   用大骨、雞骨熬製的醇厚湯頭,搭配白菜、海苔、蔥花、蝦餃、魚餃、貢丸等食材所煮成的魚麵,呈半透明狀,看似清淡無味,一入口,舌尖瞬間甦醒,而Q彈爽脆有嚼勁的麵條,彷彿在唇齒間跳舞,讓人忍不住一口接一口,這也讓我瞭解了,為什麼這間不起眼的麵店能門庭若市,因為每一碗魚麵,都承載著老闆的用心、堅持與感情。

   近年來,海洋生態受氣候變化影響,漁業資源逐漸枯竭,導致製作魚麵的貨源不足,再加上手工繁複不敷成本,接棒傳承的人越來越少,使得魚麵成為可遇不可求的限量甚至是絕版美食,就如我再度舊地重遊時,旗津的魚麵店因缺乏狗母魚已暫時歇業,只留下一道回味無窮的飲食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