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昨)馬祖帶魚的種類與名稱:
釣帶:(ㄉㄧㄨˋ ㄌㄞˇ,tiuˋ laiˇ)延繩釣的帶魚,馬祖較少見此類的產品。
麥稿帶:(ㄇㄚˇㄛ ㄌㄞˇ,maˇo laiˇ)指稱七月份捕獲的帶魚,不是當令的帶魚。麥子約在七月左右收成,此刻的帶魚並非當季,魚肉的油質不高,非老饕追釣的對象。「麥稿」的意思是枯槁的麥稈,這是麥子收割後的產物。因為品質欠佳,乏人問津,故賣不到好價位。
帶柳:(ㄉㄟˋ ㄌㄧㄨ+,teiˋ liu+)指的是如成人一根手指大小的小帶魚,一說它因外形如柳葉而得名。另一說它本應寫做「帶小」或「帶紐」,因為連讀變音,再加上閩東語有ㄋ、ㄌ不分的現象,所以說成帶柳。眾說紛紜,各有道理,只好列此以備參用。此物可曬乾或醃漬,醃漬時要特別小心,撒下鹽巴後需用雙手不斷的翻抄,讓魚身能充分沾過粗鹽。入甕時,一定要避免未經鹽巴「洗禮」的兩隻緊貼在一起,否則整罈必臭無疑。醃熟以後,沾酸醋下飯,是懷孕準媽媽抑制孕吐的聖品。看到這裡,一定會有年長的鄉親猛嚥口水。
馬祖秋、冬兩季,帶魚品質最佳,此時野菊花也滿山綻放金黃。所以,鄉親自然而然的稱野菊花為「帶魚花」。此語彙本已失傳,是家岳母生前與姊妹淘閒聊時無意間說出的,而一旁的我卻有意的將它紀錄下來,讓這個瀕危的語詞能保留一線生機。
少年時代,我的飯量奇大無比,對木桶蒸飯尤其盼望。「拍楸」是耗體力的工作,「東家主」對「拍楸頓」的張羅無不費心。大清早準備就緒,主人開始呼叫「拍楸儂客」前來用餐。桌上的木桶蒸飯雖未掀蓋,但是,看見雞毛撢子就想吃雞肉,這是極度渴望產生的投射。早餐吃得再飽,也禁不起海上的幾下折騰,故點心的準備是必須的。鹹餅(繼光餅)、饅頭…等,都是絕佳的選擇。蝦皮是平凡的食物,受駐軍影響,加入香蔥、辣椒炒來當夾餡,其歡迎度立馬翻轉,若拌上台灣進口的大頭菜,再滴一些麻油,飛上枝頭的母雞也能變鳳凰。
在追求飲食健康時代,無人不避油膩,圖中繼光餅未經油炸,故視覺頗感清爽。做這道菜的程序一定要把握,我是放在電鍋烤,若一定要油炸,也是炸過後再剖開夾餡,最忌先剖再炸,使「鹹餅」變「油餅」,內外都吸飽油脂。吃了有礙養生,這自然不在話下。
「油煎帶魚」是馬祖餐桌上常見的食物,在沒有平底鍋的年代,煎魚,尤其是煎帶魚,絕對是廚藝的一大考驗。以中火熱鍋、倒進適量食油、入薑片、持筷子壓薑片、遶著摩擦鍋底。用「蓮花指」(拇指+食指)捏一點食鹽,均勻的揉進油鼎(油鍋)。關鍵的動作:吸乾魚片水分後再排入油鍋,蓋上蓋子、轉中小火。並將鍋子不停地做30度傾斜,環遶之,使魚片均勻受油、受熱,煎魚最忌頻頻翻身。煎六、七分熟之後,炒鍋擺正、熄火。不掀鍋蓋,讓熱氣在鍋中迴環亂竄,使緊貼鍋底的接觸面,因獲得濕潤而容易翻身。約五分鐘之後掀開鍋蓋,翻魚片繼續煎,手法一如「上半場」。煎妥,加蓋、熄火。燜五分鐘後掀蓋起鍋、上桌、沾蝦油、入口、內心歡唱〈念故鄉〉…。
曬「帶魚乾」之前,先用刀斜切,刀刃通過大骨即可收刀,如此刀法,曬乾後才方便捲收,一如國軍S腰帶。它蒸熟後適合帶便當。辦公室空間小,掀蓋當下,鹹魚「香味」,盈室瀰漫。馬祖人DNA食物,卻讓台灣婦女同胞聞之色變。
人的口感各有偏好,以吃稀飯來說,有人喜愛濃稠稀爛,有人偏愛入口不化。我的經驗,想吃軟爛柔糯的稀飯,必須用生米文火慢熬;想吃顆粒分明的粥品,若用隔夜乾飯入鍋算是正辦。煮「帶魚粥」,真章見於後頭,稀飯七分熟時,開膛去肚過的帶魚整條入鍋,鍋邊置一碗清水備用。不一會兒將半熟的帶魚提起,快快的抽出兩側細骨,因為水溫過高,過程如同「火中取栗」。手指受不了水燙,就得不時的放入鍋邊的清水碗降溫。拔抽測骨後,提著帶魚,用筷子夾著魚身,由上往下一刮,魚肉散入粥中,再煮片刻,撒入芹菜粒就準備起鍋。抽側邊細骨時,帶魚尚未全熟,若太晚做此動作,則魚肉、魚骨會一起散落粥中,令人「食不下咽」。享用時撒胡椒粉提味,此時屋外寒風呼呼,室內喝粥「稀哩呼嚕」,那種情境,只能在貧窮的社會中出現。
從前的馬祖人對老酒多有幾分偏愛。耆老認為,加了酒的食物,都有特殊的療效,甚至被視為滋補聖品。這條帶魚是當天市場最大條的,雖然如此,但仍感覺「小兒科」。依耆老飲食習慣,蒸酒的帶魚,其大小須達成人四根指頭合併寬度才行,蒸酒的帶魚滋味如何,全憑感覺,也有家庭主婦認為暴殄天物。
「龍鳳呈祥」只是討喜噱頭而已。60年前的馬祖,民風保守,男女授受不親,夫妻正式見面是在花轎進門時。晚間大廳「佳期暝」婚宴正在進行,新房內的夫妻也開始吃「房底酒」,這是夫妻在一起說生平第一句話,吃「有史以來」的第一頓飯。傳統社會一切講規矩,在旁邊「伺候」的「伴房嬤」(喜娘)會不時的喝采、說好話,討吉利。我的小嬸原是大家閨秀,她見聞廣博,我曾聽她講古,她說「龍鳳呈祥」是「勸酒」(ㄎㄨㄛㄥˋㄖㄧㄨ+,khuongˋjiu+)之一,夫妻用餐時不能對它動筷子,它只是現場的擺設之一,馬祖話說「擺看」(ㄅㄝˇㄎㄤˇ,peˇkhangˇ)、「做樣」(ㄗㄛˋㄩㄛㄥ^,tsoˋyong^)。它做法簡單,長條帶魚如龍,將它肉取下切塊油炸。華人社會視「雞」如「鳳」,將雞胸肉炸成香酥雞,和帶魚肉分置「龍骨」兩側即成。
開幕儀式上的〈簡報〉,受限於時間,無法做深入的闡述,今天補述於此,感謝瀏覽,並請指教。(完)
閩東語小學堂/馬祖「拍楸」外一章 庶民飲食篇(下) 文:陳高志
- 2025-08-07

帶魚

馬祖野菊花

繼光餅和蝦皮

大頭菜拌蝦皮

油煎帶魚

曬帶魚乾

煮剔骨帶魚粥

剔骨帶魚粥

帶魚燉老酒

龍鳳呈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