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凝聚民意 共繪馬祖未來藍圖

  • 2025-08-05

 隨著第七期離島綜合建設計畫啟動,連江縣政府近期在各鄉舉辦系列說明會,廣邀鄉親參與。此一計畫涵蓋民國116年至119年,規模橫跨四年,不僅攸關馬祖未來社會與環境的走向,更是離島地區能否突破長期發展瓶頸、打造永續生活空間的關鍵工程。

 值得肯定的是,縣府此次採取開放、參與的規劃模式,不僅以簡報和地圖展示未來願景,更透過分組討論的互動形式,廣納民意,讓鄉親在對話中表達自身對交通、醫療、產業、文化與居住等議題的實際感受與期望。正如縣長王忠銘所言,離島建設不應只是紙上藍圖,更該是政府與人民共同實踐的生活工程。

 從說明會現場的討論來看,鄉親對於醫療資源、交通銜接、人才流失、居住空間等問題表達強烈關切,這些議題雖已討論多年,卻依舊困擾著馬祖各島的居民生活。面對人口外移、青年不易返鄉等結構性問題,鄉親們並未只是被動反映,而是積極提出建言,例如規劃公共空間、增設照護設施、優化交通系統與加強人才培育等,展現出對家鄉未來的高度責任感。

 然而,也有鄉親提出質疑,認為單憑一場或數場說明會,無法全面掌握民眾真正的需求與多元觀點,建議縣府應設立常設性的民意平台,讓更多鄉親能在不同時間與方式參與政策形成過程,真正做到廣納百川、集思廣益。此一建議值得縣府正面回應,畢竟一項真正貼近民意的政策,須有更開放、持續性的溝通機制為基礎,而非僅止於短期的討論活動。

 在參與式規劃日益受到重視的今日,政府部門不再只是政策的單向制定者,而應是與民眾共同思索未來的夥伴。縣府此次以「漫遊智島、育健未來」為願景,顯示出發展不僅侷限於硬體建設,更涵蓋智慧治理、健康生活與文化保存等面向。在離島這樣的特殊地理條件下,這樣的多元視角顯得尤為重要,因為發展必須因地制宜,更要與社會文化脈絡深度融合。

 此外,如何將眾多意見有效整合、分類處理,並制定出具體可行的執行策略,也是一大挑戰。縣府表示,後續將把建議分為短期可執行與中長期規劃兩部分,並以滾動式修正方式逐步落實。這種機制的設計有其務實性,若能加強公開透明的追蹤與回饋機制,讓民眾能清楚看到建議如何被採納、何時能落實,將有助於強化公共信任與政策支持度。

 最後,建設馬祖不應只是政府的工程,更應是全民參與、共識凝聚的過程。地方民代指出,建設過程必須強調「地方參與」的重要性,這句話值得成為所有政策推動者的座右銘。唯有傾聽、對話與共同承擔,才能畫出真正屬於馬祖的藍圖,而非外力施加的設計圖。讓每位馬祖人不只是建設的接受者,而是未來藍圖的共同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