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以永續建設為發展核心

  • 2025-07-31

 馬祖列島屬於島嶼地形,包括無人島礁在內共三十餘座島嶼,生態資源非常豐富,而受到環境因子高度複雜的影響,島嶼本身的脆弱性也相對較高。因此,維護軟硬體資源推動永續發展,是近幾年從中央到地方的高度共識。而在追求永續發展的同時,如何在經濟、環境、社會之間取得平衡,對地方未來發展是重要的挑戰與關鍵,必須朝以下幾個方向進行。

 首先從環境保育觀點來看,馬祖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與珍貴物種,如黑嘴端鳳頭燕鷗、紅花石蒜、藍眼淚及許多原生物種,連江縣政府在多年前即著手推動各項保育政策,包括成立野生動物保護區,藍眼淚生態研究,委托台中科博館進行海豚生態研究等。因此,發展生態旅遊應該是政府與民間共同努力目標,如此不僅可以落實環境保育,更增加地方觀光旅遊的資源,在保育與發展觀光之間取得平衡,目前成果較顯著者,非藍眼淚莫屬,未來海上賞鷗及路上生態導覽等,都還有發展空間。

 其次則是推動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利用,也是發展永續的重點工作,馬祖從三十餘年前即著手推動傳統聚落保存,近年縣府文化處更大力推動在地文化活動如媽祖昇天祭、元宵擺暝文化祭、國際藝術島等。此外,利用現有軍事遺址推動戰地轉譯,轉譯再生,不僅從多元面向提升旅遊品質,更符合永續發展目標。

 近二十餘年來,馬祖在觀光人口大幅成長情況下,水電能源與垃圾環保處理等也不斷大量增加,對地方政府形成重大負擔。因此,發展再生能源,推動風力發電、太陽能以期增加自然能源使用,減少廢棄物處理能量,避免對環境造成重大衝擊。在水電管理及災害防治方面,引進智慧基礎建設等,都是推動永續的重要基礎工作。

 最後,盤點現有環境能源如水電能源、垃圾處理,交通、餐飲、住宿能量,估算出總承載量,進行總量管制,否則環境資源無限耗損,對永續必將產生重大影響。

 縣府已成立有永續發展委員會,以落實聯合國SDGS為目標,但SDGS內容項目眾多,如何落實才是關鍵,否則也只是流於形式。因此,不妨針對其內容做篩檢,以符合地方永續發展需要。此外,國內外離島之間也可共同合作,進行永續經驗交流,甚至成立離島永續發展聯盟,借鏡國內外離島推動永續經驗,從中研析其共同性與差異性據以落實。

 結論是,為落實馬祖永續發展,必須從自然保育,能源再生,在地文化,培育人才,建立新的觀光資源,透過全方位規劃與參與,馬祖必然有潛力成為台灣典範的永續離島社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