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馬祖地質公園:保護與發展的平衡

  • 2025-07-17

 第三屆馬祖地質公園嘉年華上週登場,活動除了地質公園景區導覽,今年最大亮點則是連江縣地質公園與台東縣地質公園協會簽訂締結姊妹地質公園協議,未來在學術研究、地景保育推廣將有更多合作,共同推廣地質景觀,要把台灣地質美景推向國際舞台。

 馬祖地質以特殊地形、地質現象之地質遺跡為核心主體等條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遊客,是第一座地方級地質公園,未來再努力朝向爭取成為第一座國家級地質公園。隨著馬祖地質公園的成立,這裡的地質特徵與自然景觀被賦予了新的生命,我們提出40處魅力地景,希望讓大家認識馬祖特殊的地理環境,讓馬祖跨出去,世界走進來。不僅如此,地質公園的理念不僅在於保護珍貴的自然資源,更在於透過教育和旅遊的方式,促進可持續發展。然而,如何在保護和發展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依然是我們需要面對的重要挑戰。

 一方面,馬祖地質公園的成立無疑提高了當地的環保意識和地質文化認同,馬祖擁有許多獨特的地質現象,透過地質公園的設立,當地的居民和遊客能夠更好地瞭解這些自然遺產的形成過程及其生態價值。這不僅有助於提升當地的文化自信,也為環境保護奠定了基礎。

 發展旅遊業是一個明智的經濟策略,馬祖的美麗風景和地質特色必然會吸引大量遊客。然而,隨著遊客的增長,對自然環境的壓力也隨之增加。例如,遊客的擴張可能導致道路和基礎設施的不斷升級,進而破壞當地脆弱的生態平衡。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管理機制至關重要,以確保旅遊發展不會破壞當地的自然環境。

 除了旅遊業,馬祖地質公園的建立還可以促進科研和教育活動。學術界可以在這裡進行地質學、生態學和環境科學等方面的研究,進一步深化對馬祖自然環境的理解。政府可以與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開展定期的學術交流活動和實習專案,吸引更多的學生和研究者來到馬祖,進一步增強馬祖在科學研究上的影響力,期待以產官學合作,未來以國際的水準將馬祖地質公園推向國際。

 最後,馬祖地質公園的成功運營需要當地社群的積極參與。社群成員是保護和利用資源的第一線,他們的生活方式和經濟模式直接影響著地質公園的可持續發展。因此,政府在推動地質公園建設的同時,應加強與社群的溝通與合作,傾聽他們的意見和需求,讓他們成為地質公園保護和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

 馬祖地質公園的建立是一次歷史性的契機,它不僅為當地帶來了發展的希望,也讓我們站在了保護自然環境的十字路口。在未來的日子裡,我們應該以負責任的態度,妥善處理保護與發展的關係,讓馬祖的自然美景能夠永續傳承,讓這片土地與人類生活和諧共生,為後代子孫留下最珍貴的自然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