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暑假戲水要當心 安全才是快樂的前提

  • 2025-07-15

 炎炎夏日,面對高溫酷暑,許多人選擇戲水消暑,無論是海邊、溪流、泳池或水上樂園,處處都可見大小朋友歡笑嬉戲的身影。然而,戲水雖然有趣,卻也潛藏著各種危機與風險。每年暑假期間,國內外皆有不幸的溺水事故發生,造成家庭難以彌補的傷痛。如何確保孩子能在水中玩得盡興又平安,是每一位家長與社會共同必須重視的課題。

 根據統計,夏季是溺水意外的高峰期,其中多數受害者為青少年或兒童。這些意外往往來得突然,令人措手不及,而原因多半來自於缺乏基本安全常識、自我過度自信、缺乏成人陪同,或選擇了危險的戲水地點。暑假原本是孩子釋放壓力、快樂成長的美好時光,一場溺水悲劇卻可能讓整個家庭陷入無盡的遺憾。因此,戲水安全的教育與意識提升,應成為暑期生活規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首先,家長應提高對戲水風險的敏感度,並在孩子參與任何戲水活動前,進行明確且清楚的安全教育。這些內容應包括:不得獨自前往水域、不熟悉水性的孩子需穿戴浮具、不隨意跳水或在水中追逐打鬧、不到標示禁止戲水的地點戲水、遇到同伴溺水時不可貿然下水救人,而應立即尋求成人或撥打求救電話等。

 其次,選擇安全的戲水場所至關重要。野溪、河川、水庫、灌溉溝渠等地點看似涼爽、清幽,卻常因水流湍急、水底地形不明、突發性水位變化等原因,成為危險的「溺水陷阱」。相較之下,有專人管理的游泳池、水上樂園等設施,不僅環境較為可控,也有救生員在場,萬一發生意外可以及時處置,是更值得信賴的選擇。

 家長本身更應以身作則,陪同孩子戲水時,避免只顧滑手機或閒談,而是全程留意孩子動向,尤其是學齡前兒童,切勿讓其離開視線範圍。此外,若是讓孩子參加營隊、水上活動或旅遊行程,更要事前瞭解活動單位的安全措施與緊急應變計畫,審慎評估其可信度與專業程度。

 在科技高度發展的今天,許多家庭擁有行車紀錄器、監視系統等科技設備,卻忽略了在水邊「人的即時反應」才是預防意外的關鍵。無論多先進的設施、多美麗的水域,都比不上孩子能平安回家的安全保障。尤其是年紀較大的孩子,容易低估風險或在同儕壓力下挑戰危險行為,更應透過開放對話與真誠溝通,建立自我保護的意識與能力。

 戲水,是暑假中最令人期待的活動之一,卻也可能因一時疏忽而釀成終身遺憾。我們必須正視這份「快樂中的風險」,從家庭、學校到社會各界通力合作,提升全民對戲水安全的重視與知識。唯有讓安全意識深植人心,孩子才能真正在陽光下自在嬉戲,在水花間學會尊重自然、保護自己。今年的暑假,讓我們共同努力,守護每一位孩子的安全與笑容,快樂戲水、平安返家,一起留下美好而無悔的夏日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