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守護健康從檢查開始 落實追蹤機制預防疾病

  • 2025-06-15

 114年度整合式健康篩檢報告已寄送到每位參與檢查的民眾。健康檢查不僅僅是一份報告的結果,更是一次提醒我們正視自身健康狀況的契機。尤其是當檢查結果出現異常時,若能及時追蹤、治療,往往能阻止疾病惡化,甚至挽救生命。

 在馬祖,整合式社區健康篩檢活動已行之有年,這項制度性的公共衛生措施不僅深耕在地,更早已成為提升居民健康意識與生活品質的關鍵力量。相較於台灣本島,馬祖因地處離島、醫療資源相對有限,推動主動式的社區健康介入顯得更為重要且迫切。尤其針對高齡人口比率偏高的特性,篩檢活動也特別強化長者慢性病管理、失智風險評估與居家照護轉介,協助早期辨識與介入,實質改善在地醫療的可近性與預防效果。

 值得一提的是,馬祖的篩檢模式不僅重檢查,更重後續。衛生局與縣立醫院密切配合,針對異常結果民眾進行分流追蹤與回診提醒,甚至安排個案管理與衛教師進行生活型態衛教,這種「前端檢查、中端醫療、後端追蹤」的連貫性機制,有效提升了篩檢成果的轉化率。過去有不少因早期發現肝病、腎病或癌症風險而及時接受治療的成功案例,皆顯示此制度的實質成效。

 此外,馬祖社區篩檢的推動成功也仰賴居民高度配合與參與意識,許多民眾早已將每年健檢視為生活一部分。在當前人口老化與慢性病盛行的背景下,馬祖的社區健康篩檢不僅是基礎公共衛生的實踐,更是一種「離島特色健康治理模式」的典範。這樣的實踐提醒我們,無論地處何方,只要政府用心、社區配合,就能克服先天資源限制,打造屬於在地的健康防線。

 透過健檢,不僅降低了整體醫療負擔,也促進了醫療資源的有效運用。然而,制度再完善,若缺乏民眾的主動參與和正確態度,也難以發揮真正效益。除了定期接受檢查,更應建立良好生活習慣、規律服藥、戒除不良嗜好。唯有民眾將健康視為自己的責任,而非政府的單方面義務,整體健康水準才能真正提升。

 總之,健檢報告不應只是紙上資料,更是每一位民眾與健康對話的橋梁。我們期望政府持續優化健檢制度與後續追蹤機制,同時呼籲民眾正確認識檢查異常的意義,積極回應報告內容。疾病的預防始於警覺,而守護健康,永遠不嫌太早。

 未來,建議可進一步整合數位科技,發展篩檢資料的電子化與雲端管理,提升健康數據的追蹤與應用效率;同時,加強健康異常者的心理支持與個案服務,使社區健康不僅是數值上的改善,更落實在每一位居民的日常生活與身心福祉之中。唯有如此,馬祖的社區健康篩檢才能邁向更深層的預防醫學,真正成為離島健康守護的核心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