貼畫的老厝味/文與圖:柏如

  • 2025-05-29

 城市裡的一條傳統鄉土老街,一向是我個人最愛經常尋幽訪勝的地方。

 不知是自己已見年歲了,還是有一些老家記憶上的殘存留戀,竟對一些傳統鄉土老街有著莫名的親近感。

 有時,雖然在心態上常常保持自己是年輕的感覺,但對老街的感覺也還真是懷疑自己真老了。

 一條傳統鄉土老街,究竟又有何看頭呢?

 那天,我依舊照著老習慣開門下樓,穿過老舊狹窄的小巷,看那傳統鄉土的老式理髮店店內昏暗的光影一眼,再轉出逐漸在人車喧鬧中忙碌的巷口,繼續前行,越過一個廟口與馬路,然後沿著一個老舊的小公園外圍路邊漫步,前行約五十碼就能進入那條觀光老街。

 有時,我對所謂的「觀光老街」這樣的字眼感到尷尬,和違和,因為觀光總會帶來人潮,人超也自然會趨於商業化,商業化也會逐漸干擾或感染到老街原有傳統鄉土的味道,和格調,所以凡事以觀光的角度切入,往往會讓傳統鄉土的風味改變,老街雖老,但會逐漸失去原來老時光的記憶和形象,讓人感到失望與不自在。

 那條老街已有一些所謂的現帶文創商店進入,未來如何發展未知,但我還是對其中留下的建築感興趣,好像還有一些值得回味的呼吸在其中迴繞。

 在老街中走著走著,抬起眼來,一處石磚老建築「陳義興」樓上的十幾個玻璃木窗上,在亮麗陽光中,每扇玻璃木窗上皆正好映照著窄小老街對面另一個老建築的石磚,與縷空花磁磚牆面,它們卻又在不同的玻璃木窗上造成如同前衛變形的貼畫一般,反而營造出另一番十足趣味景觀的老厝味,和美感,這種無意中經由玻璃窗反映變化出的微妙形象,更帶著傳統鄉土的色調,造型的藝術感,從整個牆面的玻璃窗展現的美學,讓老街其中這一老樓牆面足足呈現出叫人驚喜不已的喜悅。

 雖說經過玻璃表面的反映,有些變形,不過,由藝術的角度上看,那更似乎傳達一種現代感揉合著傳統鄉土建築的意境味道。

 陽光,也在其中扮演了藝術家的角色,讓那老街的其中一眼,更顯驚豔。

 有時,低下頭,可以覓到地面花草的風景,而抬起眼,卻可以尋到高處另一番老厝味的趣味景觀,總會有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