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春天,桐花在鹿野鄉的小路上飛舞,山林、溪流和雲朵齊來傾聽她一聲聲的歌謠的時候,我便回到瑞源國小,看看操場的花斑鳩在樹梢盤旋,看看綠色田野、雲霧繚繞的山……彷彿是漸漸遠去的童年夢。
然而,我所認識的瑞隆村附近的村民與物中,或許是先民齊力開鑿的一座水圳,最不顯老,並且保持了近一甲子的榮耀。這是當地阿美族與閩南、客家、榮民在此地合力開墾,形成族群融合的文化,也讓這個純樸的村莊變成一則精彩動人的傳說。
這次歸來,我仍順著路找到了曾經是退輔會「台東農場鹿野分場」。那面紅色鐵鑄的白字地標還依稀可辨,肯定很有一番年代了,而現在已是臺東林務局管理處「瑞源苗圃」。一片新的氣象滋生著,美麗的杜鵑花、蒼翠的老樟樹也像往日一樣,生機勃勃。
當陽光斜照在咸豐草、月桃葉與南瓜共生的良田,忽而有隻白鷺鷥冉冉飛過。一群紅鳩在電線桿上凝望著,而田邊有一整排高大的小葉欖仁樹,野鳥叫聲熱絡。那雲霧籠罩下的村落、美麗的油桐樹、彩繪牆,溪流聲在我心裡作響,陽光愈加燦爛。
拐了幾個彎,抵達瑞源站的涼亭休憩一會兒,便來到卑南溪和鹿寮溪匯合口處的浮覆地,有座瑞源村防汛道旁的「新良溼地」。清風徐來,特別感到適意。當金色的陽光投射到生態池,幽藍的水色倒映著天穹,與黑水雞自在地跳躍或潛水連接一起……水聲不時瀰漫開來。一隻蒼鷺忽地踮起腳尖,飛入山裡去了。
今晨,微雨過後,我又想起那桐花紛飛的鹿野。她是千年來的客家風華,恰如山谷間清新的仙女,不染凡塵的優美詩韻。此刻,我最需要的是,擱下所有的塵事,僅略述一下特別的感懷,便沉浸在回憶與思念之中。
又見油桐花開/文與圖:林明理
- 2025-05-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