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自行車環島親子休閒遊的可能性

  • 2025-05-22

 立夏過後,馬祖的道路上常可見一群自行車騎行者在清水村與四維村之間來回馳騁,青春洋溢、充滿活力。這股騎行風潮,正是由連江縣體育會自行車委員會所舉辦的「馬祖單車騎遊GO」活動,為當地注入滿滿的動能與熱情。

 自行車騎行是最符合低碳環保理念的交通方式,世界各地的城市紛紛推動自行車文化。荷蘭尤為典型,騎車已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上學、上班、購物或旅遊,人們幾乎都以自行車代步。即便風雨交加,騎行者依舊穿戴雨衣,勇敢前行。

 在國際上,自行車更是多項極限賽事的主角,如環法自行車賽(Tour de France)、歐陸荒地賽(Badlands Ultra Gravel Race)、橫越美國自行車賽(Race Across America)等,皆屬難度極高的挑戰。這些賽事不僅路線距離長,甚至需要長達三週的耐力測試,並穿越碎石、沙漠與陡坡等多重地形。台灣的自行車高山挑戰賽(Taiwan KOM Challenge)更曾被法國媒體評為世界十大最艱難的自行車賽之一,吸引眾多歐洲專業騎手來台參與,堪稱台灣以自行車文化行銷世界的重要里程碑。

 然而,馬祖的地理環境使得單車騎行成為日常交通的一部分較具挑戰性。首先,島嶼分散、村落零星,使騎行通勤不太現實;其次,道路坡度陡峭且寬度有限,讓小學生騎車上學的可能性較低。此外,馬祖曾舉辦過三鐵競賽,但因下坡段競速風險高,曾發生選手摔傷的意外事故,一般騎行時的摔傷案例亦時有所聞。

 儘管如此,近年來仍有許多自行車愛好者在馬祖的道路上悠遊騎行,展現輕鬆且浪漫的氛圍,讓自行車休閒旅遊成為值得推動的項目。為配合114年度「運動i台灣2.0」計畫,自行車委員會將每月陸續推出不同主題的騎行活動,包括退休人士騎行、親子騎遊、學生騎行等,使參與者不僅能享受騎行樂趣,還能欣賞沿途美景,提升地方休閒活動的質量。若有騎車愛好旅遊者,也能透過租用自行車為交通工具,自在閑靜的漫遊各景區,隨意停靠在各海景沙灘。

 此次活動選擇南竿清水與四維間的平路進行50公里的來回騎乘,可惜尚無法形成完整的環南竿騎行路線。長年以來,許多人建議是否可在南面興建一條與北面海景路線相似的道路?雖然開鑿一條新海線需時間、需資源,若能善用南面現有道路,並針對坡度落差較大的區段進行調整,例如架橋、增設彎道等工程技術改善,則有望克服騎行難題。由於自行車道的載重需求相較一般道路為輕,施工也更具可行性。未來,若能在南竿南面檢討一條親子友善的自行車道或步行道,必將為馬祖的休閒旅遊增添新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