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LINE等行動通訊軟體在馬祖人際傳播網,已逐漸取代論壇、臉書等網路社群,成為鄉親每日社群溝通的主要管道,鄉親除了用手機讀社群訊息,有些熱心的鄉親也會轉發訊息,但轉發的訊息內容不一定是正確的,如果誤轉錯假訊息,就有可能會誤觸法網。
目前對於錯假訊息案件,警方最常引用的法條是「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其規定「散佈謠言,足以影響公共之安寧者」,處三日以下拘留或新臺幣三萬元以下罰鍰。雖然大部分馬祖鄉親誤傳假訊息,並非主觀上故意為之,只是出於好心提醒家人朋友,但社會秩序維護法處罰對象除了故意犯,也處罰過失犯,在不知情下善意轉發提醒親友,仍有可能會被裁罰,鄉親轉發前一定要注意訊息內容。
對於錯假訊息的內容,要特別提醒以下三種鄉親較容易誤發的類型,這些違法行為,已不是「社會秩序維護法」行政罰,而是刑事罰,鄉親要格外留意。
首先是飛安訊息,搭乘飛機已是馬祖鄉親的日常,鄉親對於飛安相關訊息也特別敏銳,提醒鄉親如果誤傳飛安相關錯假訊息,造成乘客恐慌,將可能會被移送法辦,依據「民用航空法」第105條,「散布危害飛航安全不實訊息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對於一些網路上的飛安訊息,鄉親未經查證,千萬不要亂傳。
其次,是食安與傳染病訊息,目前馬祖社群最常看到的錯假訊息就是食安訊息,馬祖長輩特別愛傳食安相關圖片、短影音,長輩的出發點可能是基於關心身邊親友健康,但根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46-1條規定,「散播有關食品安全之謠言或不實訊息,足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新臺幣一百萬元以下罰金」,提醒馬祖長輩們要多加注意。如果是散播有關傳染病流行疫情的謠言或不實訊息,處罰更重,根據「傳染病防治法」,將科處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
目前罷免案在國內吵翻天,明年也將舉行全國地方選舉,有關選舉錯假議題,鄉親也要小心注意,根據「公職人員選舉罷免法」104條規定,「意圖使候選人當選或不當選,或意圖使被罷免人罷免案通過或否決者,以文字、圖畫、錄音、錄影、演講或他法,散布謠言或傳播不實之事,足以生損害於公眾或他人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據我國憲法第11條規定,人民有言論、講學、著作及出版之自由,我們除了提醒鄉親不要誤轉錯假訊息,也呼籲相關機關不要濫罰,引發寒蟬效應,製造人民恐慌,根據監察院統計,2019年警察機關移送違反「社會秩序維護法」第63條案件,經法院裁定不罰率高達72%,這個統計數字提醒了國家機器是否過度送辦錯假訊息案件,侵害人民的言論自由。我們一方面希望鄉親不要誤傳錯假訊息,避免侵害法益行為,另一方面,我們也重視言論表達自由,讓真理越辯越明。期望在防制錯假訊息的同時,也兼顧言論自由保障,共同營造一個多元又優質的馬祖言論環境。
社論/注意錯假訊息 避免轉發誤傳
- 2025-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