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水質淨化與管理成效是永續發展重要課題

  • 2025-04-20

     連江縣開創軍民共同推動營區污水治理的新模式,環資局藉由代辦營區生活污水處理工程,進一步整合水庫集水區治理與軍營污水處理需求,未來若持續推動,預估至116年,馬祖地區水庫集水區污染削減可望達四成。水質淨化在保障公共健康、維護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以及環境保護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只有加強水資源的管理與淨化措施,才能確保我們擁有一個清潔、安全、可持續的水環境,造福當代和未來的世代。

    馬祖地區八座主要水庫為連江縣供應約三至四成飲用水,然而近年水庫水質優養化問題日益嚴重,亟需改善。環境資源局調查指出,水質惡化主因來自分布於水庫集水區上游之機關與軍營生活污水排放。由於這些聚落規模雖小、分布分散,且地形複雜,無法納入傳統污水下水道系統,污染治理面臨挑戰。為改善水質,環資局自111年起推動「三減」對策,即「源頭減污」、「終點減污」與「過程減砂」。其中,源頭減污策略仰賴與各機關及軍方單位合作,規劃符合當地條件的污水治理方案。

    隨著工業的發展及生活品質的提升,用水量只會愈來愈大,因而產生的廢水也愈來愈多,在珍惜水資源,以及降低水污染的趨勢下,污水處理的技術也就愈發重要。污水下水道的接管率,可說是一個地方進步的指標,馬祖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名列前茅,有了污水下水道,還必須要有足夠的污水處理廠。污水處理系統在保護環境、保障公共衛生及資源回收等方面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

    水是生命之源,對於人類、動植物以及整個生態系統而言,水資源的品質直接影響到健康與生存。然而,隨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和城市化的擴展,水體受到越來越多的污染,導致水質惡化,威脅公共健康與生態平衡。因此,水質淨化變得尤為重要。首先,水質淨化有助於保障公共健康。受污染的水源可能含有病原體、重金屬、化學污染物等,這些污染物會引發各種疾病,如霍亂、腹瀉、重金屬中毒等。通過有效的水質淨化措施,可以去除有害物質,確保供水安全,減少疾病傳播,保障人們的生命健康。

    其次,水質淨化對於維護生態環境具有關鍵作用。污染水體會破壞水生生物的生存環境,導致水域生態系統失衡,甚至造成某些物種的滅絕。淨化水質能恢復水體的自然生態功能,促進生物多樣性,維持生態平衡,確保整個生態系統的健康穩定。

    此外,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對於高品質水資源的需求也在增加。水質淨化不僅滿足了人們的飲用和生活需求,也為工業生產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尤其是在農業中,清潔的水資源能保障作物的健康生長,避免化學污染的累積。通過推行先進的淨化技術,可以減少污水排放對環境的破壞,促進資源的循環利用,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這不僅有助於改善當前的水環境,也為未來的世代留下更清潔、更健康的水資源。

   水質淨化不僅是保護人類健康的基本需求,更是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經濟發展、應對環境變遷的必要措施。從政府到民間應共同努力,提高水資源管理和水質淨化技術,確保未來世代能夠享有乾淨、安全的水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