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要進入5月了,大陸沿海許多省在每年的5至8月期間實施伏季休漁措施,大多數的漁船此時是禁止出海捕魚,政府會給予適當的補助,其目的是希望海中的資源能有多點時間復育。近年來因為兩岸關係的變化,過去經常越界的漁船十分少見了,而地區的漁民及釣友也反應海況有好一些,顯示減少捕撈對生態復育的重要性。為了讓生態永續,我國現行的休漁補助可以再研究擴大辦理,讓馬祖的海域真正得到休養生息的目標。
大陸沿海地區每年5到8月規定漁船禁止出海捕魚(各省時間不同),世界開發中國家來說這項措施算是進步了,推行制度的用意是希望廣大的海洋資源得以休養生息。根據大陸方面自己的調查顯示,從東海到黃海,因為休漁加上放流政策的持續進行,已經有效減緩了海洋生態滅絕的速度,這樣的生態復育大方向是值得學習的。馬祖居民世代以海為田,但早年過度捕撈與全球漁源枯竭的大趨勢,讓我們體會到無魚可捕的困境可能提前到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的休漁還是復育都必須做的比別人多。
海是馬祖珍貴的資源,妥適規劃運用可以為我們帶來財富,許多先進國家都有限漁休漁的規劃,而且越是進步國家管制越嚴格,如今連大陸都在實施了,我們更應該追上腳步。現階段政府對於休漁的獎勵補助仍停留在早期保守狀態,補助只按出海天數來計算,應調整為配合時令的季節來規劃,如繁殖期或重要洄游期等。伏季休漁有助於魚類的繁殖與種群恢復,多數海洋魚類在夏季氣溫較高、水域穩定的時期進入繁殖期,若在此時進行大量捕撈,將使大量懷卵母魚及剛孵化的幼魚遭到捕殺,導致魚群資源難以補充、族群數量逐年下降。因此休漁政策重要,時機更重要。
海洋是一個複雜的生態網絡,當某一類魚種因過度捕撈而數量驟減,將直接影響其上下游的食物鏈關係,像是馬祖早期很多蝦皮和丁香,但近十多年已不見蹤影,而連帶造成其它漁產生態發生變化。透過休漁期間的「暫停開發」,能夠讓遭受破壞的生態環境獲得喘息與修復的機會,馬祖多年前開始禁用章魚籠之後,近年釣客發現石狗公變多了,這表示底棲生物可以透過限魚來逐步恢復的。
不管是政府還是漁民要有認知,雖然短期內休漁可能對漁民收入造成一定影響,但隨著魚群資源逐年恢復,捕撈效率與單位收益將會提升。而政府要做的是給予合理適當的補助以及相對應的產業輔導等,更有利於政策推行。
社論/馬祖也要推合理的休漁期
- 2025-0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