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源杭山村:仙茅山下新宏圖

  • 2025-04-08
遊客打卡油菜田。

遊客打卡油菜田。

杭山村。

杭山村。

杭山村內乾淨整潔。

杭山村內乾淨整潔。

【福州晚報訊】在羅源郡起步鎮仙茅山下,有個風景優美的村莊-杭山村,這裡不僅風光宜人,更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近年來,杭山村以產業發展為核心,以改善民生為目標,走出了一條獨特的鄉村振興之路。

村容村貌換新顏

    暖春時節,記者走進杭山村,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片燦爛花海,遊客穿梭於油菜花田間,構成一幅美麗鄉村的春日勝景圖。

    杭山村位於羅源縣北部,全村總面積4255畝,轄3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這裡不僅自然資源豐富,更有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仙茅山海拔約800米,山上名勝古蹟眾多,山頂雲霧繚繞的美景被稱為『茅頂留雲』,為『羅川八景』之一。

    「我們村有著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這是我們發展鄉村旅遊的重要基礎。」村支部書記陳自樞自豪地說,近年來,杭山村在上級、政府的支持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村容村貌日新月異。

    走進杭山村,一條條寬闊平坦的道路貫穿全村,村內支路全部實現硬化,總面積達8,000多平方公尺。農地機耕道也得到了修繕,總長度達600米,為農業生產提供了便利。村內還安裝了60盞路燈,配備了農家書屋,改造了文化廣場和村內公園,設置了健身器材。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不僅方便了村民的日常生活,也為村莊的永續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以前村裡的路坑坑窪窪,晚上出門都得打著手電筒。現在好了,路修了,路燈也亮了,我們晚上也能出來散步了。」村民感慨地說。此外,杭山村也加大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力度,定期組織開展「六清一改」活動,村容村貌得到了大幅提升,成功通過了省級森林村莊考核工作和鄉村振興星級村3星級考核工作。

    隨著基礎建設不斷加強,村民的生產生活條件也得到了顯著改善。以砂糖橘種植為例,近年來,杭山村的砂糖橘種植產業蓬勃發展,種植面積不斷擴大。 2025年,全村砂糖橘種植面積已達800畝,每畝產量高達2,500公斤。 「我家種了40畝砂糖橘,今年預計可以帶來40多萬元的收入。」種植戶老林興奮地說。

產業興旺促發展

    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關鍵。近年來,杭山村積極探索多元產業發展模式,不斷優化產業結構,推動村莊集體經濟持續成長。

    在農業產業方面,杭山村充分發揮資源優勢,大力發展特色種植業。除了砂糖橘種植外,還流轉村內近100畝撂荒地給種植大戶用於冬瓜種植,流轉近200畝土地用於水稻和油菜花的輪作。

    2025年,杭山村投入3萬元種植30畝油菜花,加上此前村民種植的油菜花,總面積近200畝,而且新引進了彩色的油菜花品種,吸引大批遊客前來賞玩,帶動了鄉村旅遊的發展,進一步增加了村民收入。

    「我們採用輪作種植,水稻收割完就種油菜花,基本上沒有閒田。」種植戶趙承錦說。這種「油菜花+稻」的輪作模式,不僅提高了土地利用效率,也為遊客提供了觀賞油菜花的美景,實現了農業與旅遊的有機結合。

    在鄉村旅遊方面,杭山村依托仙茅山等資源,積極打造鄉村旅遊品牌,透過舉辦各類民俗文化活動、採摘節等,吸引了大量遊客前來觀光旅遊,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等服務業的發展。 「我們村的油菜花田特別美,每年都會吸引很多遊客前來打卡拍照。」陳自樞說。

    展望未來,杭山村將繼續鄉村振興,進一步優化產業結構,加強基礎建設,提昇村民生活品質。該村計畫對村口300畝拋荒地進行改良利用,流轉300畝砂糖橘進行品種改良,打造沃柑標竿項目,完善油菜花觀光項目的配套設施建設。透過這些計畫的實施,預計每年可為村民帶來2萬人次的就業崗位,實現人均年收益增加3500元,同時增加30萬元的村集體收入,讓村民過上更幸福美好的生活。

    交通小撇步:從福州市區開車出發,途經福州繞城高速、沈海高速,由羅源收費站出高速,沿141縣道行駛4公里抵達羅源縣起步鎮杭山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