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訊】漫步村莊,一座座農家小院錯落有致,房屋內外花木蔥鬱,生機盎然。走進長樂玉田鎮坑田村民居,一戶一景色,一院一畫卷。
近期,坑田村又有10戶家庭獲評『2024年省級美麗庭院』,持續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村民積極建設美麗庭院
推窗見綠,抬頭賞景,每個庭院景觀都透露出房主的匠心獨運和對生活的熱愛。
「現在大家都注重環境衛生。我把院子收拾乾淨,種了20多種植物,四季景色各異。每天回家看到這些美景,心情都很愉悅。」村民邱航說。
近年來,坑田村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鄉土特色,鼓勵村民在房前屋後、院落空間打造「小花園」「微菜園」;秉持著「綠色環保、變廢為寶」理念,指導村民將閒置陶罐、石基、瓦盆等廢舊物變成裝飾品;引導村民充滿巧妙、精緻設計,打造田園風氣的休閒佈局,以「小美」的小鄉村佈局,打造《小美女》。
「在人居環境積分制基礎上,我們村定期開展美麗庭院評選。同時,邀請專業人員為村民提供庭院規劃、花卉種植、物品擺放等方面的技術指導,提升庭院美觀度和實用性。」坑田村團支部書記、婦女主任陳燕容介紹,透過「技能培訓、參觀學習、掛牌激勵」等方式,激發大家美麗庭院的熱情。
如今,村民美化環境的意識顯著增強,越來越多的家庭主動參與美麗庭院建設。
坑田自古以來堪稱『大市』
行政村下轄村莊一般叫『自然村』,可坑田村下轄四個區:上街區、中街區、走馬樓區、下巷區。 『村』下轄『區』,這看似有誤,但村中老人稱幾百年來一直如此。為何?因為村裡有古渡道頭,自明代至20世紀80年代末一直繁華,坑田堪稱「大市」。
「坑田村曾是長樂西部南北水陸交通樞紐,是福清、平潭、莆田乃至閩南一帶進入福州的水陸轉運站。上洞江繞村而過,船可直接開到福州,甚至南平。公路未開發前,這裡的水路客貨客貨船非常繁忙。
「塔鎮水患,保全居樂業。」離古渡道頭不遠,有一座遠近聞名的明代石構實心塔,塔座為方形,邊長2.05米,圓形塔身共七層,高4.15米,塔頂層雕刻四向佛像,四角攢尖頂。該塔如今仍保存較好,只是稍有傾斜。
為防止古渡道頭沿江泥土塌陷,坑田村砌坡加強週邊。古渡道頭附近,長樂少有的媽祖廟古蹟近年來也得到修復,為古代渡道頭增添了文化韻味。
另外,坑田嶺古驛道是古代長樂南部諸鄉,乃至閩南一帶學子進京赴試、挑夫南來北往的必經之路。
利用古樹群建起公園
2022年,第二批20個「福建最美古樹群」評選,福州市5片古樹群入圍,坑田村秋楓古樹群上榜。
坑田村秋楓古樹群位於村莊北部,面積約17畝。這裡,古木參天,數百棵百年樹齡的大樹鬱鬱蔥蔥。林間樹種繁多,有楓樹、榕樹、桂樹、茄冬、杜松等,其中大的樹木一人難以圍抱。
自2006年以來,為更好地保護祖先留下的古樹群,坑田村透過市級財政撥款、村集體自籌等方式,共計投入220多萬元資金,於2020年建成古樹公園。公園既體現地域文化特色,凸顯古樹景觀價值,也滿足週邊群眾遊覽、休息需求。
「這是坑田村的風水林,起屏障作用。舊時,這裡林木陰森、雜草叢生,大人不讓孩子進去。近年來,村里開展'美麗鄉村'建設,利用古樹群建起公園,成為村民休閒的好去處。』村民帶著記者逛古樹公園,言談中透出自豪。
美麗庭院涵養好家風
外有好形象,內有好家風。坑田村每一處精心雕琢的美麗庭院,不僅承載著村民對家的美好嚮往,更是傳承家風、樹立鄉風的溫馨搖籃。
坑田村以打造美麗庭院為契機,引導村民建立好家庭、涵養好家教、培育好家風,厚植『庭院文化內涵』,實現從『庭院美』到『家風美』的昇華,讓鄉村有顏值更有內涵。
「美麗庭院是鄉村振興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家教家風建設的重點,我們持續推進這項工作,實現從個體到整體、從量變到質變的轉變。這不僅能美化環境,還能提昇村民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坑田村書記邱志汞說。
今後,坑田村將持續加強宣傳、創新宣傳方式,提昇村民參與熱情,透過評選美麗庭院、最美家庭等活動,樹立典型、表彰先進,傳承優良家訓與家風。同時,建立長效管理機制,加強對已建成美麗庭院的監督和維護,確保建設成果持續鞏固提升,切實推進美麗庭院和美麗鄉村建設互融共促,書寫鄉村生活新詩篇。
交通資訊
坑田村距離福州市區約37公里,自駕導航「坑田村」可達;搭乘地鐵6號線到達航城站A口,步行300米,搭乘長樂620路公車,到「坑田站」下車。
長樂坑田村/小美庭院扮靚大美鄉村
- 2025-03-25

古樹群俯瞰。

古樹公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