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打造馬祖成為健康島嶼

  • 2025-01-17

 規律的運動不僅能增進身體健康,更是預防疾病的重要策略。教育部體育署公布113年全國運動現況調查,連江縣運動人口比例為87.1%位居全國第一,這已是馬祖連續5年蟬聯第一。這項成果得來不易,與政府多年來鼓勵及推廣各單項運動有極大關連。運動是一種風氣,越來越多的研究證實運動習慣與預防醫學間的密切關聯,我們要努力提升馬祖民眾養成運動習慣的比例,打造馬祖成為真正宜居的健康長壽島。

 體育署公布有關馬祖地區運動現況調查,運動人口比例87.1%,排名全國第一,縣民每週平均運動次數為3.63次,平均每次運動55.88分鐘,規律運動人口比例為39.45%。以上數據在全國表現都很好,但在規律運動人口比例方面應尚有成長空間。根據全國人民平均壽命調查,連江縣亦是名列前茅,而運動與長壽之間有何關連,多年來一直是科學家與醫界共同研究的重要領域。

 養成規律運動的好處多多,首先,運動對於心血管疾病的預防功效顯而易見,規律運動可以降低血壓、降低血脂、改善血流動力學,有效減少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有氧運動如慢跑、游泳、騎自行車及近年十分盛行的超慢跑等,能強化心臟功能,促進血液循環,預防動脈硬化及冠狀動脈疾病等;持續進行適度運動的個體,其心血管疾病發生率明顯低於缺乏運動者。現代人越來越重視健康與養生,提倡運動風氣也是各縣市幸福感評比的重要指標。此次公布的調查中顯示,連江縣民眾認為居住縣市舉辦體育活動比例57.7%全國第一,這是近年政府大力推廣四鄉馬拉松,以及體育會承接運動愛台灣專案等一系列活動而來,馬祖已經從早期的「勞動」時代進入了「運動」時代。

 長期以來,運動與長壽的關聯一直是科學研究與公共衛生的熱門議題,但這並非單純的因果關係,而是複雜的生物機制交互作用的結果。研究指出,運動對心理健康也有積極的影響,運動能夠釋放內啡肽等神經傳導物質,這些物質能產生愉悅感,舒緩壓力,並改善情緒,能有效降低憂鬱症、焦慮症等精神疾病的發生率,運動對於整體健康的貢獻,可能遠遠超越了生理層面。

 除了民眾要養成固定運動的良好習慣外,政府要致力營造更好的運動環境,各鄉島近年來陸續推動樂活運動中心和改善體育場館等,都是希望提供民眾更優質的運動空間。運動與健康之間的關連已獲科學驗證,期盼鄉親都能落實自主健康管理,透過規律的運動有效提升健康福祉,延緩衰老,並享受更長久、更健康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