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對於同樣的事情,都會有不同的見解和看法,不是誰的意見就一定正確,而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包容對方,聽聽別人的意見,才能在和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減少衝突,減少不必要的紛爭,讓雙方都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協調出解決方案。
當意見不同的時候,不一定要固執自己的想法,可以先聽聽別人的,有可能會發現別人的方法很不錯,最後能以投票的方式,讓每個人都可以接受。如果兩邊都堅持自己的想法,一定要心平氣和,保持冷靜。
當我和別人意見不一樣的時候,我絕對不會先為自己辯論,這樣不會為自己帶來好處,只會帶來傷害。我通常是讓別人一次講完後,看看是真是假,或是有沒有說服力,三思過後,把我的看法都說出,我不會把話說得太直,因為可能某些情緒不好的人,聽到自己的缺點和壞處會暴怒,這樣反而聽不進別人的意見,成為反效果。
所以我在意見不同時,通常都會把話說得比較婉轉,在不惹怒他們的情況下,也可以讓他們聽進我的想法,我平時只有在和別人分組和班會的時候,才會有一些和別人不一樣的意見,例如:討論同樂會做什麼,班費怎麼用,因為有些是大家共同努力的,所以我也要有一些自己的意見,但如果平時他們的意見不會對我有太大影響,我就會包容一些。
印象比較深刻的是國小的分組活動,那時是上福州語課,我們在分組搶答,老師看我沒意見,就把幾個需要幫助的同學給我,但福州語也不是我的強項,剛開始想說試看看,結果連輸了好幾局,心情一直很不好,於是我就提出了重新分組的想法。
老師對我說,他一開始的想法是希望我可以帶幾個比較需要幫助的同學,並且比較溫和的教他們。聽完之後,我仔細思考了一下,決定要重新包容他們,重新討論完分組後,才妥當了些,有比剛開始的好,也有贏了好幾局。最後我認為表達意見的方式有很多種,不需要為了增加自己的論點,而積極辯護,或離開現場,逃避問題也不是太好的事,心平氣和傾聽對方的意見,再講出自己的看法,才是最好的解決方式。
在這個瞬息萬變,有著形形色色人的時代,我們會因為不同宗教、環境、家庭,對於同一種東西,有不同的看法,我們不能強求別人遵循我們的看法,當雙方都只為自己著想時,這就是紛爭的源頭。
我們可以做到的就是尊重和包容,站在別人的立場思考,只有這樣,才能減少不必要的傷害,世界才能變得更和諧。
當我和別人意見不同的時候/文:中山國中 陳彥寧
- 2025-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