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結「用完就丟」的拋棄式文化,連江縣環資局再次呼籲民眾妥善分類,一同做好資源回收物分類。資源有限的永續思考已蔚為風潮,而資源循環零廢棄即為此一永續思潮的體現之一。我們需要更多的行動力來共同響應,透過積極的政策,逐年淘汰免洗餐具、塑膠吸管、塑膠袋與手搖杯等拋棄式製品,才能打造無塑永續的家園。
生活習慣的養成及改變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尤其已有相當大依賴性的時候,要改變就更加困難。就現在推動的禁限用塑膠袋情形,讓人回想到馬祖過去物資缺乏,經濟條件差,許多人用米袋、麵粉袋加工變成一般的購物袋的情景。在那時候幾乎可以再利用的物質都不會浪費,那時候的人或許不懂任何環保的大理論,那是發自內心對「物」的珍惜,只知道不要浪費,卻是環保工作的具體實踐者。
現在的資源浪費,其中極大的因素是因為經濟生活水準提高、科技發達,帶來生活上極大的便利性,一切的物質消費都愈來愈容易,形成是一種生活中的必然及自然的現象;資源的使用在毫不知節制的情況下,消耗的速度就愈來愈快,也愈來愈浪費。面對全球暖化、氣候極端、天災不斷造成的生態危機,全世界一直積極尋求能為地球降溫的解方,而方法就在日常生活中,那就是選擇更永續的方式消費。
現在的許多環保工作就是回歸過去的做法,當然不是讓生活水準走回頭路,而是學習過去簡樸的生活觀念,大家在生活上多節約一些,多花一些腦筋,生活中就會減少許多的浪費,做一個環保與生活相融合的現代人。如果每位民眾懂得從自身做起,學習在日常生活中落實「自備」實用好攜帶的環保袋、「重複」使用塑膠袋,以及購物用塑膠袋之前多思考一下,只要「少用」一次就能減少製造一個塑膠垃圾,就能達到塑膠袋減量目的。
在強調永續發展的今天,「永續發展」最直接的實踐便著落在「綠色生活」。而我們生活的實際內容很多是透過消費的方式來進行,因此「綠色消費」就變得非常重要。而什麼是綠色呢?舉凡對環境友善,如:省能源、省資源、低污染、低毒性的事項,均可稱為綠色。從資源回收、限塑自備餐具、汰換老舊機車、環境清潔綠美化、選購環保標章產品等等,透過全民動起來,逐步將綠生活理念內化為習慣,這才更是「全民綠生活」的最終目的。
馬祖以永續發展為施政目標,其中資源循環及源頭減量更是面對垃圾處理重要的一環,要維護馬祖環境的永續發展需要更多縣民共同努力,讓「重複使用取代一次性使用」變成一種新的生活觀念,減少一次用塑膠杯變成垃圾的機會,從日常習慣開始付出一點對環境、對地球的關懷,都能讓我們的環境獲得改善。
社論/終結用完就丟 落實減塑、回收、循環使用
- 2025-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