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關近,各鄉都已排定年終大掃除時間,軍民總動員要一起來潔淨家園,這項工作對馬祖而言十分重要,除了公部門的人力機具投入外,更重要的是需要家戶配合,期盼透過公私部門的共同努力,把我們生活的空間優化。在執行的過程中不妨運用日本斷捨離女王作者山下英子的理念,「斷絕」不必要的東西。「捨棄」多餘的雜物,「脫離」對物品的執著。經由斷捨離的過程還給馬祖和自己一個更舒適的空間。
斷捨離這個名詞源自於日本,意為「斷絕不需要的東西、捨去多餘的物品、脫離對物品的執著」。從心靈層面來看,可以透過斷捨離方式,藉由整理物品、捨棄無用之物,還以乾淨整潔場所,讓心情舒暢愉悅並期待會有好事發生。在台灣,斷捨離比較多的是運用在心靈層面的解讀,其實在物質生活層面也很重要,這與環保愛地球理念相契合。試想當你的生活之中降低對物質需求的欲望之時,垃圾自然減量。而現行國家很多環保政策其實都與斷捨離理念有關,像是環保旅店、垃圾分類、資源回收、專用垃圾袋等。
想要實行斷捨離簡單生活,就要「捨」得丟棄物品,但這往往也是最讓人為難的地方。隨著購物管道暢通以及宅配服務深入鄉間時代來臨,其實大部份民眾家中都或多或少堆置了一些網購的「戰利品」,大家在追求物質生活提升的同時,也產生了資源的浪費及對環境的破壞。斷捨離,不再只是流行語,它已成為一種生活哲學,一種追求身心輕盈的實踐。但要真正實踐斷捨離,並非單純的丟棄物品,而是從內而外,澈底檢視並調整生活模式,要做到有需要才買,而不是喜歡就買。
捨棄的是負擔,擁抱的是輕盈。斷捨離的核心在於「捨」,年終到大家都會來個大掃除,把過去一年堆置在家中過期或損壞的物品丟棄,但在丟棄的過程中很可能面臨不捨的局面,很多人會在丟與不丟之間難以下決定,此時就要精準的評估此物品存在與否的其它意義。過於追求物質生活的需求是現今社會面臨的普遍現象,也因此每年的年終大掃除總是會有清不完的大型廢棄物或傢俱等。要實踐斷捨離的新生活理念必須循序漸進,由內而外,多餘閒置無用的物品堆置家中就會佔用生活空間,堆置在公共空間就會是環保與景觀問題。好好運用年終大掃除來實踐斷捨離,不僅能整理物品,更能整理思緒,進而提升生活品質。
社論/運用斷捨離打造舒適空間
- 2025-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