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人的重要/文:敬恆國小   陳晴禎

  • 2024-12-21

 聖經上教導「施比受更有福」,意思是一個人若肯貢獻力量,把自己的東西與人分享,比接受這件東西,更有福氣。如果大家都懂得互相幫助的話,這個世界就會充滿著愛;但如果大家都不願意伸出援手,這個世界就會很冷漠。

 當我在幫助別人時,我的心裡總會感覺很溫暖,因為看到對方臉上的笑容,就代表我有能力可以帶給別人幸福,這讓我更有動力繼續幫助別人。為什麼幫助別人會感到很快樂呢?這是因為當我們在幫助別人時,體內的血清素會增加,就會感到平靜與快樂。當我們了解到快樂的秘訣,我們就更應該要把握機會幫助別人。

 如果不懂得幫助他人,他人也沒有必要出手幫忙自己,如此一來這世界就沒有了幸福,正如寓言故事《自私的猴子》,帶給我們的啟示。故事中,每當有人找自私的猴子幫忙的時候,猴子總是不願意出手幫忙。報應很快來到猴子身上,有一天牠和松鼠靠著火爐吃東西時,火爐的火花噴到了猴子屁股上的長毛,猴子都已「火燒屁股」了,卻沒有人願意幫助猴子,猴子覺得松鼠好自私,卻沒想到自私的才是自己。當猴子意識到別人不幫助自己,是因為自己沒有先幫助別人時,牠羞愧的臉都紅了,屁股也紅了。

 「助人為快樂之本」早已是老生常談,如果大家都願意出手幫忙,這個世界就會更美好。我期許自己可以幫助更多人,來讓這個社會更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