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晚報訊】11月18日,福州新地標-福州科技館新館開幕。當天下午,首批透過線上預約的市民、遊客搶「鮮」參觀,紛紛表示太震撼了,不虛此行!
互動性極強體驗感拉滿
等了好久,終於開放了!在家門口就能享受「科普大餐。」市民張先生興奮地說,「以後想參觀高大上的科技館,再也不用跑到其他城市了!」
在新館的海洋探索展廳,市民林女士激動不已:「太震撼了!太有趣了!太高級了!」她表示,能預約到開館第一天的參觀機會非常幸運。帶孩子參觀後,她更覺得不虛此行。
一名家住附近的中學生告訴記者:「館內展品和互動項目豐富,讓我們在玩樂中學習科學知識。不到兩個小時,我就學到了很多新知識,所有展品都讓我欣喜若狂。」
記者參觀發現,新館體驗感拉滿,七大展廳都有許多互動性極強的展品。
在海洋探索展廳,「萬米深潛科考任務模擬體驗」計畫讓觀眾可以近距離觀察中國首艘萬米級載人深潛器「奮鬥者號」的模擬模型,並進入內艙模擬體驗深海取樣的過程。
地球家園展廳提供了「未來太空電梯」沉浸式體驗項目,讓觀眾可以「穿越大氣層」,探索大氣的組成和垂直分層,以及風雨雷電、極光、流星等自然現象。
生命科學展廳的哺乳動物多媒體場景,讓人彷彿置身於一個生動鮮活的自然奇境,觀眾可以近距離觀賞哺乳動物標本,並透過多媒體技術感受生態魅力。
數位時代展廳的數位小鎮是一個由智慧交通、智慧物流、智慧家居、智慧農業等多個場景組成的大沙盤,透過互動投影、AR等技術手段,綜合展示數位化城市生活的各個層面。
兒童科技樂園展廳則透過多媒體虛擬畫面和真實的室內降雪,讓孩子們彷彿進入童話故事中的白雪世界。
科普陣地再迎蝶變
福州科技館成立於1992年,年參觀人數從最初的2,000人次左右,成長到如今的超過20萬人次。僅在展館區域,福州科技館已累計逾210萬人次提供優質的科普服務。
當然,「走出去」也是重要的科普手段。福州科技館也透過科普大篷車、黨員幹部組織志工下鄉下社區宣傳等方式,將科普教育深入社區。自2008年以來,科普大篷車的足跡已遍佈全市六區六縣,參與群眾逐年增加。
為了拓展科普的多樣性,福州科技館自2016年起從福州市科普教育基地中遴選分館,19家科普教育基地加入,內容涵蓋國防、動物、植物、氣象、海洋、衛生等多個領域,形成「1+N」科普資源共享模式。
2018年12月24日,市府專題會議研究決定興建福州科技館新館,並於2020年11月30日啟動工程建設。
新館位於晉安區鶴林路與前橫路交叉口、牛崗山公園東南角,佔地約1.8萬平方米,總建築面積約4萬平方米,總投資概算約7.6億元。
新館集科普展示、教育訓練、特效影院於一體,是福州市區內第一座現代化綜合科技大廳。整體建築以白色為主色調,外牆打造出一面超長的奇幻酷光譜牆。館內的內外雙屏球幕影院是省內首座雙屏球幕影院,球幕外直徑達17米,採用內外雙屏同時播放形式,將視覺、聽覺和動感融為一體。
新館東樓共四層,為科普展教區域,面積約1.25萬平方米,內設航太航空、海洋探索、基礎科學、兒童科技樂園、地球家園、生命科學、數位時代七大主題展廳。
此外,館內還有綜合展廳、公共空間、配套設施等。
補足硬體短板邁上新的起點
在11月18日上午,福建省科協相關負責人在福州科技館新館開幕活動上表示,這是福州科協事業發展的里程碑、新起點。
她表示,作為福州市「為民辦實事」計畫之一,福州科技館新館的投用,滿足了廣大市民對知識的需求、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一舉改善了福州市科普資源硬體薄弱的現狀,也為這座現代化城市提供了強而有力的知識平台。
開館活動舉辦期間,福州科技館與福州市高校、中小學簽署館校合作協議,並與新聞媒體簽署策略合作協議,共同打造科技教育與科普宣傳的新高地。
據介紹,福州正在推進中國科協「科創中國」創新驅動示範市建設,福州科技館將以新館開館為契機,以更豐富的展覽、更加精彩的活動,激發每一位參觀者對科學的熱愛與探索,積極參與科技創新的浪潮。
科技範十足 體驗感拉滿
- 2024-12-03

福州科技館新館俯瞰。

在地球家園展廳,遊客體驗裸眼4D計畫。

在生命科學展廳,小朋友欣賞哺乳動物標本。

在航太航空展廳,小朋友體驗航太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