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永續馬祖地質之美從教育扎根做起

  • 2024-11-23

 馬祖地質公園協會日前受邀參與連江縣國中小校長會議,並由協會重要幹部與全縣各校長針對馬祖地質公園結合學校鄉土教育活動進行互動討論。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動地質公園的目的,是為了達到環境保護與促進小區域的社會經濟,整合自然環境與人文社會環境使其能永續發展。而馬祖做為全國第一座地方級認證的地質公園,在永續教育傳承上更扮演重要角色,未來要透過各校鄉土甚至是史地等課程,融入地質公園推廣的核心價值,以愛鄉愛土的情懷讓更多人投入保育推廣工作。

 2011年的全國地景保育研討會上,馬祖是當時臺灣成立的六座地質公園網絡成員之一,多年來由馬管處主導地質保育及推廣,縣府配合透過保護區手段為各鄉島地景做最大範圍的保護與禁限建。地質公園是未來馬祖觀光發展的一大資源,其核心價值是「地景保育、環境教育、地景旅遊及社區參與」,馬祖地質公園協會日前與各校長座談,其目標是希望透過學校教學管道順利將馬祖地質公園介紹給學生們,從我們居住環境與身邊開始認識自己的家鄉,進而愛惜保育環境,推廣環境教育,攜手營造永續友善的家園。

 近年來馬祖地質公園在政府支持下幾乎每年都舉辦國內外觀摩參訪活動,而學生也是觀摩團中重要的成員,地景環境教育在教科書中可能內容不多,透過實地觀摩參訪更有助於保育觀念的扎根。目前全國已獲地方級認證的地質公園有十座,其中馬祖是第一座,我們的目標是爭取國際認證,但在過程中必須要有保育上更積極的手段與作為。設立地質公園的目的,除了希望達到保育特殊地質、地形景觀外,同時也希望能藉由地景保育,讓環境教育扎根,也使地質或生態遊憩休閒行為更具環境敏感度考量,不論政府或民間,要共同創造地方感並促進區域經濟發展。

 成立地質公園有多重意義與功能,馬祖各島仍保有好山好水的美名,早年地方因為戰地軍管以及解嚴後民生基礎建設需求,部份天然地景地質不得不有所破壞或改變,直至近十多年大家對生態保育及地質保護才有了較多的認同與支持。年輕群族及學子們對馬祖永續發展更為重要,將來在參與議定各領域的公共政策時,地質公園的保護是不容忽略的區塊。現在全台已有越來越多縣市加入地質公園行列,以地質和地景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區域所在的自然與文化環境特色勢必成為觀光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