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竿二六據點的改造工程繼今年七月獲國家建設卓越獎外,日前又傳出榮獲2024台灣建築獎佳作,這是馬祖據點改造成功的一大步,也讓台灣各界見證馬祖戰地景觀,早年的歷史造就馬祖的一景一物,現在這些都是馬祖瑰寶以及觀光發展特色,地方政府更應該將保存及利用做得更好。
南竿二六據點是馬祖戰地軍事文化轉譯計畫,第一個完成改造的海防據點,建築師驚艷海天一色的地景,感嘆據點天涯海角的孤獨館,為保留這一份感覺又要向世人展開其風貌,除盡量將工事地下化之外,新增保護坑道棚架至地中,同時也創造位於地中的半戶外空間,努力將基地的活力展現出來,而這些努力也確實賦予據點新生命,在不斷的獎項中獲得實證。
馬祖人其實對於據點改造並沒有很大的感受,每天走路經過都會看到的一景一物,早就習以為常,但多年前因為文建會委託規劃文化之旅的傅朝卿教授,卻因為馬祖行大感震驚,曾經走訪過無數世界文化遺產的他,在參訪多處軍方陸續釋出的軍事據點後,他認為馬祖有成為世界文化遺產的潛力,因此更應該讓全世界知道馬祖完整保留了豐富的冷戰時期軍事建築。
自二○一六年起,地方政府推動再造歷史現場,期望「再造」成為島嶼永續的契機,用軍事遺產做為「觀光」、「保存」與「再造」的主題,慢慢拉近與民眾的距離。「戰地轉身,轉譯再生」計畫,正是聚焦在馬祖軍事據點的空間後再規劃,透過設計力、文化力轉譯,注入新場域、新機能。
專家學者們盤點了馬祖兩百多處軍事據點,找出其中的發展潛力點並歸類為三種類型:第一類,希望能以原貌保存;第二類,是可以改造的,也就是目前計畫持續進行中的建築轉譯,透過設計的改造,展現新用途;第三類,則是曾經存在、但因為已經開發或因海岸線位置改變而消失的據點,不會再刻意重建。
傅朝卿提出建議讓每一個軍事據點都有其新生命,透過優秀專業的建築師進行改造,置入新的空間設計和用途,保留珍貴遺產的同時,展現新生命與未來產生連結。希望每年透過邀請,讓更多優異的建築師來到馬祖,構築更具意義與永續的據點新生命,未來馬祖戰地景觀留下許多得獎建築作品,協助地方保留地景與發展觀光,這是共好的發展目標。
這些再生後的據點,在國際藝術島活動舉辦期間,可做為藝術品展場,非策展期間,據點本身就是一件知名設計師的精彩作品,值得品味遊賞。馬祖將不負藝術島稱號,也將是馬祖這座島嶼不朽獨特的魅力,因此二六據點為我們打開了一個絕佳之路,現在馬祖需要做的就是堅持做下去,向世人展開馬祖的獨特風貌。
社論/戰地景觀邁出的一大步
- 2024-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