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全面檢視各鄉木質欄杆妥善率

  • 2024-11-15

 日前苗栗縣退休教師組成的44人旅行團,在嘉義縣阿里山鄉達娜伊谷行走景觀平台的騰空木棧道時,木棧道應聲斷裂,一男四女當場跌落落差達三公尺的地面,造成一人死亡多人受傷的慘劇;不久前在新北瑞芳金瓜石亦發生民眾將身體背靠在木製欄杆拍照,結果欄杆瞬間斷裂,仰摔落深約10米山坡的驚險事件。馬祖地區各鄉島許多景點都有木欄杆或木棧道的設施,這些地方都是遊客必到之處,不論設施管理人為何?加強安全性檢視是重要工作,以避免任何憾事發生。

 馬祖海島型氣候,鐵製的欄杆配件易鏽蝕,早年公部門在規劃景點或棧道時,大量的運用木質建材,還有隨處可見的公園木造涼亭等,雖說大部份用於戶外的木材都經過防腐處理,但在特殊的環境下,木材及搭配的鐵製配件的使用年限必然縮短。近來台灣媒體報導多起因疏於管理導致木欄杆或木平台損毀傷人意外,包括六都在內也都有類似事件在公園等公共區域發生,甚至有人因此提起國賠訴訟。

 有鑑於木質欄杆平台在馬祖地區維護不易,且容易受海風侵蝕損壞,各島近年來部份公共設施已經開始在材質選擇上有了變化,像是一般常見的道路護欄多半已改成預鑄水泥,有些地方連涼亭都改成仿木水泥預鑄節塊組合而成。儘管如此,木頭有其特殊的質感,仍然會在部份公共設施上被運用,但若在材質選擇以及配件品質上不做因地制宜的調整與改良,木造設施還是很容易產生安全上的隱憂,此時若再因為巡查上的疏忽,意外就可能措手不及的發生。

 因應馬祖特殊的地理及氣候環境,公部門在規劃景點以及相關的欄杆平台等公共設施時,應將維管納入最優先考量。建材隨著科技不斷更新,要不要繼續大量運用木材為主要公共設施建材是值得主管機關進一步評估的,在安全與景觀的共同考量下,做出最適當的規劃與運用。馬祖幾乎全區都是觀光區,遊客與民眾的生活圈是重疊的,安全不分對象,所有的公共設施妥善率都必須用最嚴格的態度加以檢視。

 日前阿里山的木棧道損壞致死案例引起各界關注,經查該設施是興建於100年,至今已有13年歷史,平時的維管是當地鄉公所,是否因為疏於維管而導致意外發生尚待進一步調查,但此事應引以為鑑。全面檢視公共設施安全妥善率是當務之急,未來政府在推動類似公共設施時,材質的選擇也要有更多安全及維管的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