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淡季旅遊補助治標 改善體質才能治本

  • 2024-11-14

 時序入秋,近日馬祖在業者低價方案促銷吸引下,讓原本的淡季不再那麼淡,而業者雖無較大利潤,但至少讓營運機制轉動。為振興秋冬旅遊,地方也積極向中央觀光署爭取相關的推廣補助計畫,而事實證明補助能達到吸引目標,因為價格仍是多數消費者最在意的環節。馬祖因為交通相對較不便的關係,旅遊成本一直以來偏高,在團費競爭環境不佳的情況下,只有在特色上尋求亮點突破,要設法提升所謂CP值,才能在旅遊市場中佔一席之地。

 近年來各鄉為推廣秋冬遊,都祭出贈酒或消費券的措施,平心而論,這些幾百元的小確幸在達到吸引遊客這個部份是成效有限的,真正要提升競爭力是整體旅遊品質提升計畫。最近來馬遊客數量頗多,主要仍是低價促銷奏效,機加酒三天兩夜竟然是五千元有找,此時若無政府的旅遊獎助補助,恐怕業者也很難撐下去。但旅遊觀光是一分錢一分貨,低價團只有機票加住宿,餐飲則多半是自理,就整體品質而言低價團無法與一般正常團相比。

 秋冬旅遊推廣有其必要,其目的是維持相關行業運營動能,但不能走削價競爭的路線,此時需要政策的支持讓觀光品質得以維持。當然,發展馬祖秋冬旅遊其關鍵還是要透過體質的改造,讓馬祖的秋冬也能有觀光亮點吸引特定族群,從最近來馬的客群中可以發現,年齡層偏高,多半是退休族群,過去觀光行銷活動重點都在春夏季,秋冬幾乎沒有任何旅遊主題。

 馬祖的秋冬季向來被視為旅遊淡季,街道景點冷清清,山林景觀也呈現蕭瑟之景,但有時蕭瑟也能是美景,世界各地以秋冬為旅遊熱門時段的比比皆是,馬祖的秋天不冷不熱,很適合中高年齡層深度慢活之旅。如何開發馬祖秋冬客源一直是地方各界需要努力的區塊,除了爭取補貼計畫外,開發多元客群包括近在咫尺的陸客,以及改造精進相關的景點設施,營造馬祖秋冬特色才是永續生存之道。

 今年交旅局推出的馬道成躬行銷活動,要推廣各鄉島的經典步道,而過去也有不少民代建議馬祖的步道及行道樹可推動改造換林,除了春天的櫻花外,秋冬的馬祖也可以有楓紅及烏桕紅的景觀,只可惜過去我們一直把重點放在春夏,秋冬應是日後可以發揮的時段。營造秋冬旅遊特色,整體環境需要更完善的規劃及配套,在慢食慢活的基調下打造知性與感性的馬祖秋冬之旅,進一步拉長馬祖的觀光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