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警局日前公布今年1月至11月馬祖地區發生的詐欺案件統計,詐欺樣態增加最多的是中獎通知,其次就是今年最常見的假投資真詐財,總財損為3286萬元。內政部與警政署合作推出的「打詐儀錶板」也顯示,2024年詐騙前5名當中最多的就是假投資詐騙,甚至一日受騙金額就數億元之多。不論是中獎還是投資,詐騙集團都是利用人性貪念的弱點行騙,因此拋除貪念是避免步入詐騙陷阱的第一步。
台灣的詐騙行為早已聞名國際且行之有年,從最早的金光黨詐騙跟非法吸金開始,到現在運用網路與社群媒體,詐騙的手法可謂推陳出新、日新月異,但不管手法如何變,其多半是利用人性弱點為之。2010年前詐騙工具以電話為主,詐騙集團運用自以為是的聰明來騙取人們的善良,隨著科技的發達,2010年以後詐騙工具從電話變成電腦和手機網路,詐騙集團看準人的貪念本性,運用假投資真詐財手法讓人跳入火坑。
政府打詐新法今年7月三讀通過,加重刑責是新法的重點,但令人不解的是根據警政署「打詐儀錶板」最新顯示,全台灣今年9月4日受理詐騙案數為661件,財損數為4億1513萬元。一天之內被騙數億,台灣人真好騙成街頭巷尾議論焦點,亂世用重典這句話用在防詐上目前看來似乎效果有限。根據內政部統計,詐騙手法前五名當中,受理案件最多的是假投資詐騙,第二名則是網路購物詐騙,其餘則依序是假買家騙賣家、假交友(投資詐財)以及騙取金融帳戶等。
假投資詐騙看來是目前最風行的手法,政府在防詐宣導上已經列為重點,面對詐騙集團不斷的手法翻新,宣導除了要增加頻率外,金融機構更扮演防詐的重點把關角色,但這些也都只能是治標的方法,真正治本之道要從放下貪念開始。不管是到銀行郵局匯款還是在電腦前按一下滑鼠,在下手之前先想想「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理性冷靜的循合法安全管道進行投資理財或購物,就能大大降低受騙的機會。
推動防詐政府可謂用心良苦,近年來在馬祖的各種活動場合都能看到檢警在進行防詐宣導,我們呼籲鄉親們別忽視這些宣導警示,很可能你我的身邊就有人受騙。從馬祖今年詐騙統計來看,軍人和公務人員所佔比例最高,因此防詐不分你我他,被詐騙的對象不分職業和學歷,拋除貪念謹慎理財才能自保。
社論/拋除貪念受騙少一大半
- 2024-1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