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找馬祖的藝術精靈/文:中正國中小 陳品琇

  • 2024-11-10
(圖:黃沛宣)

(圖:黃沛宣)

 那天天氣晴朗,溫暖的陽光灑落在樹上,枝頭上的樹葉隨風搖曳著,發出稀稀疏疏的磨擦聲,像是大自然的樂章,在這美妙的樂聲中,老師帶領著我們去拜訪藝術精靈。

 位於機場西側的「藏風聚氣」,材質使用花崗石、不鏽鋼製成,形狀相似流動的水紋,利用紅、黃、綠、灰等顏色上色,設置在象徵半月池的半圓形草皮上,有聚氣祈福、永保平安、事事順利的意念。在那彎曲不起眼的外形下,居然涵蓋著深遠的含意,真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位於馬祖高中的「波光」,採用馬賽克拼貼,象徵大海的廣闊,變化多端,馬祖人性格堅韌,造就了馬祖人快速的適應惡劣的環境,晴空來臨,大海再度呈現了粼粼的波光與大器,相信寬闊的海洋能帶給馬祖學子壯大的氣度。

 位於連江縣立醫院門口的「喜悅」它們的外形呈半圓形,上面刻有兩個圓形似眼睛,還有一張咧開的嘴向我們微笑,象徵著笑容是天使的吻痕,鼓勵病友打起精神,為生命獲得康復延續而感到愉悅的表情,是身體對於疾病的解脫而健康的回覆,或是對下一代新生命的開始而感到喜悅,所以想必是作者期望著人們看了作品,能自然而然的將微笑成為人們常掛在嘴邊的表情。

 這些公共裝置藝術好像在告訴我們:這個世界那麼的美好!那麼,何不放慢腳步,仔細的觀察,思考它們想傳達給我們的話語,好好的思考人們與大自然環境的關係。而世界各地還有許多的藝術精靈正等待著我們去探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