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早佈局來年的旅遊行銷

  • 2024-10-05

 時序入秋,往年所謂的旅遊旺季算是進入尾聲,今年馬祖旅遊受疫後報復性出國潮大環境影響,整體來客數量明顯下滑,地區旅遊相關業者很有感。業界預估明年出國潮可能開始趨緩,國旅在觀光署政策支應下可能逐步復甦,馬祖要想在離島國旅中找回往日榮景,這需要官民各界共同努力,相關的旅遊行銷佈局宜提早作業,因應高雄航線的開通,旅遊推介重心南移也是必要的。

 觀光產業除了不斷厚植景點硬體建設實力外,主題行銷佈局的軟實力也不容忽略,近年來地方縣鄉政府及馬管處持續的透過各種旅展、活動、交流來行銷馬祖,讓更多人先知道馬祖再喜歡馬祖。不可否認,最近兩年馬祖藍眼淚主題旅遊已逐漸褪去光環,我們需要創造其它主題吸引更多元的客群,要試著回頭檢視政策的效益才能找到改進的方向。

 透過辦活動來行銷向來是多數機關單位貫用手法,但在諸多活動中究竟能否達到預期成效?缺乏一套客觀的評比程序,以致於部份行銷活動流於形式,雖然年復一年的舉辦卻容易走入成效有限的瓶頸。什麼樣的觀光行銷活動能達到預期效果?除了內容主題之外,時機也是非常重要,因此,政府有關部門早該在年度開始之前就要啟動行銷計畫,對於來年的觀光活動內容與主軸都應該及早確定,要知道政府慢一步,民間的損失就多一分。

 發展一鄉一特色不僅僅是在景點開發的硬體建設,在活動主題規劃上也希望能夠多元,避免遊客到各島有重複的感覺。我們一再強調錢要花在刀口上,這不僅僅是指基礎建設,觀光活動預算更應如此,政府辦活動的最終目的是希望藏富於民,也就是公部門每花一塊錢都要設法有實質收益,經濟型才是未來辦活動的主流,效益失衡的就會歸類為燒錢活動。再者,在資源經費相對缺乏的大環境下,集中資源發揮效益是十分重要的,有時候表面上的「雨露均霑」,結果反而是分散了預算與人力資源,讓活動效益大打折扣。

 馬祖的觀光發展正走在轉型的十字路口,在景點硬體建設上可突破的地方已經不多了,創造話題的行銷則尚有努力的空間。

 觀光首重行銷,而行銷又貴在創意,在全台國旅一片被檢討聲浪中,馬祖也不能置身事外,越早佈局就能越早找到問題,今年很快要結束了,新的一年大家都期待來客量要逐步回穩,不能走入被邊緣化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