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在疫情蔓延時/中山國中 陳震立

  • 2024-10-05

 三年前的年初爆發全球性的大疫情,不管是國際或國內新聞,通通都只剩下新冠肺炎的標題。確診的人數一天比一天還要多,疫情越演越烈,到了更嚴重的時候,各國紛紛開始封城、鎖國,不讓百姓踏出家門一步,再加上中國之前發生的白紙革命,傷害百姓對政府的信任,但是在這些狀況下,生活也發生許多的轉機。

 在疫情剛爆發的一個月,有許多醫護人員都要到前線支援,不僅要照顧染疫的病人,脫下一層層的防疫裝備,解開衣服時,汗都是淚如雨下。在中國,有一名醫護人員吃飯,忘記帶錢包,老闆知道她在前線非常艱苦,吃碗麵對她來說是很困難的,於是老闆就請他吃了那一頓飯,這件勵志的故事告訴我們,有人遇到困難時要伸出援手,不能袖手旁觀,也不能坐以待斃,要真正、實際的付出行動。

 在疫情的中期,各國都缺口罩、缺酒精,臺灣是不怎麼缺,但是在已開發國家中,還是有供不應求的現象。在較偏遠地區的國家,他們的醫療觀念很差,人民很少戴口罩,手部也不怎麼消毒,造成疫情一傳十、十傳百不斷地擴散,也有很多人死亡。於是,聯合國請已開發國家支援未開發國家支援防疫用品,如此依來,那些醫療較落後的國家減少了確診數,再加上提供了各種變異病毒株的疫苗,重症的病患也下降了不少。這個感人的事實告訴我們,愛是生命的火焰,沒有它,一切變成黑夜,幫助他人是不分種族、不分貴賤,不分能力的;幫助是不限制於物質上的幫助,像是現在的烏俄戰爭,只要一個國家有難,其他的強國都會為他挺身而出。

 在疫情的影響下,改變我們許多的生活方式,例如出門要習慣戴口罩、吃飯前要記得要用酒精消毒等,這些對現在的社會來說,是再平凡不過的事了。人生如花,而愛便是花的蜜,這句話告訴我們,人與人之間是有關聯的,在非常時期,互助是非常需要的,在艱困時代下,更可以見到人性的光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