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全國古蹟日登場!今年活動響應歐洲遺產日以「路徑、網路與連結 Routes, Networks and Connections」為主題,結合不同型態的表演活動及市集展覽,打造一場無與倫比的文化盛宴。為響應2024全國古蹟日,今年適逢國定古蹟「東湧燈塔」120週年,連江縣政府也以燈塔為主角參與全國古蹟日行動博覽會,讓更多人感受馬祖文化資產的歷史魅力,並一起推動文化資產的保存與傳承!
一年一度的「全國古蹟日」定於每年九月的第三個週末舉行。全國古蹟日的由來可追溯至1982年,當時法國頒布了一項重要的文化政策,稱為《地方文化分權法》。這項法律明確指出,保護文化遺產的責任不僅僅歸於國家,各級政府、協會組織,甚至每位國民都有責任和義務去保護和珍愛自己的文化遺產。
隨後,在1984年,法國文化部將九月的第三個週日訂為「歷史建築開放日」,旨在鼓勵國人參與、認識自己的文化遺產。在這一天,所有公立博物館都提供免費入場,私立博物館則降價,而平日難以進入的地方,如總統府、國民議會等重要國家機構也開放供參觀。1991年,歐洲議會正式通過「歐洲文化古蹟日」,並在1992年將文化古蹟日從原本的一天擴展為兩天。此後,各國紛紛加入,形成了「世界古蹟日」。
連江縣文化資產,國定古蹟有東莒島燈塔、東湧燈塔;縣定古蹟有大埔石刻、芹壁境天后宮;歷史建築則有金板境天后宮、北竿鄉五間排、東引鄉劉依祥宅等,以及還有熾坪隴遺址、亮島島尾考古遺址與馬祖擺暝等無形文化資產。富異國風情與歷史鑑往的文化資產,是上天賜給我們的瑰寶,也是馬祖立縣與塑造軟實力的重要價值,我們要予以重視與珍惜,讓先民留給我們的記憶得以穿越時空永續留存,並和更多旅人分享。
在一般人的觀念中,「文化資產」是過去所遺存下來的老舊事物,因此是傳統的、過時的。但「文化資產」實則為一個相當具有「現代性」的概念。古蹟、歷史建築、傳統聚落或是考古遺址,是為我們保存了前人創意的物質證據;若我們在其中加入了創新的元素與思維,則具有豐富的發展潛力。
馬祖地區的文化資產,不論是古蹟、歷史建築、聚落、遺址、民俗及有關文物、古物等,在類型的多元性、保存的真實性與價值的獨特性等層面,有其不可取代的重要性。文化也是凝聚馬祖認同的黏著劑,無論是有形或無形的文化資產都是馬祖世代的傳家寶。為守護馬祖文化資產,我們更加要落實保存維護工作,並帶動公民文化意識的凝聚,共同營造文化資產保存之永續發展環境,向世界展現馬祖島嶼的文化魅力。
社論/守護馬祖古蹟文化資產 彰顯獨特文化魅力
- 2024-0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