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用「慢」理念強化馬祖品牌價值

  • 2024-09-15

 東引鄉公所與南華大學USR計畫團隊於9月初共同舉辦慢城培力工作坊,參與者包括東引鄉鄉親、專家學者、連江縣政府、東引鄉公所及台灣慢城聯盟成員,共計超過100位人次。工作坊以主題及延伸性講座為主,並加入討論與實作等分享形式,引導社區民眾對地方有更深入的了解,捲動地方發展,進而主動深入與支持國際慢城之未來。

 東引鄉自2021年開始推動國際慢城申請,並積極參與台灣慢城聯盟的年會及活動,接受南華大學輔導,爭取國際慢城總部認證,希望在2026年打造東引成為台灣唯一具生態島嶼特色的國際慢城。

 國際慢城源自於義大利,目前全世界已有301個國際慢城,代表的是一種生活態度,也就是「宜居的城市」,台灣目前已有六個國際慢城,每一個城鎮都有不同的特色。雖然,國際慢城組織對單一國家內之城鎮認證數量有限制,但慢城指標提供城鎮執政者很好的經營指引,希望以在地思考出發,彰顯地方特色。即使不進行慢城認證,亦可借鏡其指標作為推動具有慢城意涵之城鎮社區。

 近年來,全球各地城市發展逐漸納入宜居性或永續性的基礎概念,強調經濟、社會、文化、環境協調發展,人居環境良好,能夠滿足居民物質與精神生活需求,適宜人類工作、生活與居住的城市。現代人生活壓力大,如果有機會選擇,大部分的人都會選擇沒有壓力、開銷小、環境宜人的地方落腳。「宜居城市」的概念,不再只是希望城市能發展到一定的經濟發展水準,而是更重視都市居民物質與精神層次的提升、人居環境的建構、城市生活的多元性,以達到社會、文化、環境、經濟的協調發展。

 在現代社會,快速的生活節奏和高壓的工作環境已成為常態。然而,隨著人們對健康和生活質量的重視,慢活(Slow Living)這一生活哲學逐漸受到了廣泛的關注和追捧。慢活並非單純的懶散或低效,而是一種更有意識、更關注質量的生活方式。「慢」的理念是可以深入生活、飲食、旅遊及產業,通過實踐慢活,人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提升幸福感,並且促進健康和可持續發展。

 在現代社會中,慢活為人們提供了一條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從慢城營造到推動宜居城鄉生活,都是在重新找回曾經在地特有的特色。希望透過慢活,找回傳統屬於在地的味道,讓更多的城鎮發現自己獨特特色,找出屬於自己鄉鎮的DNA,以自己的生活為榮。

 相較於台灣本島的發展,馬祖的發展導向應將其獨特的自然環境與觀光產業相結合,以慢工出細活的精神,通過實踐慢活,讓人們可以找到內心的平靜,提升幸福感,並且促進健康和可持續發展。慢理念,是一條通向美好生活的道路,值得馬祖去探索和實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