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打造各行各業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

  • 2024-09-10

 為提高高風險行業作業的安全意識,連江縣政府與勞動部職業安全衛生署合作,日前在縣府多媒體簡報室舉辦一般行業高風險作業安全衛生說明會,針對從事高風險作業的業者進行職場安全法規的宣導,除縣府各局處業務承辦人員外,也邀請台電、自來水廠、中華電信及瓦斯分裝廠等相關行業派員參與。

 高風險作業涉及可能對從業人員的健康和安全構成重大威脅的工作環境和任務。這些作業通常涉及高空作業、重型機械操作、有害物質處理等,對工人的健康和安全構成嚴重威脅,如何通過有效的安全衛生措施來減少風險,並定期進行風險評估,識別潛在危害,制定相應的控制措施,以及提供定期的安全培訓,不僅關係到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福祉,還直接影響到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經濟效益。

 職業安全是指在工作場所中保護員工免受各種危害,確保他們的健康和安全。隨著工業化和技術的發展,工作場所中的潛在危害也在增加。確保員工的安全不僅是法律要求,也是企業社會責任的一部分。隨著現代工業和科技的迅速發展,職業安全與健康成為了企業和社會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因此,建立健全的職安管理體系,提升職安意識,對於企業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綜觀國內職災事故危害原因,大多普遍圍繞在「人的不安全行為」及「作業中的不安全環境與管理」等因素狀態下,因時、因地、因人伺機發生。因此,職場環境安全衛生管理便是重要的一環,若管理不慎,便容易導致意外的發生。因此,雇主應落實實施對勞工同仁的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改善對現場作業危害的認知不足,而不要為求作業中舒適、方便及效率,有著「樂觀偏差」心態,總認為事故不會發生在自己身上等想法,以至此不安全行為認知成為安全管理的隱憂。

 安全衛生管理著重執行,若未落實執行,就沒有安全環境與平安的結果。發生職業災害,關鍵在於未能落實職業安全衛生問題之管理,致相關防護措施失去原有功能,而發生職業災害。加強促進安全最有效方法,仍是將安全管理內化為企業管理之一環,激勵組織、雇主、管理人員、員工及其代表,採行合適方法,改善安全衛生環境。

 職業安全與健康是企業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保障員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減少工傷事故和職業病的發生,不僅是企業組織對員工的基本責任,也是社會文明進步的體現。我們都知道預防重於治療,政府推動職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旨在配合各企業人才之需求與發展,並降低災害發生的機率,因此透過法令規範及職業訓練機構的配合,辦理相關職類的訓練,就是希望培養勞工專業知識,以瞭解職場中如何避免災害發生的狀況,進而營造各行業工作者都能享有安全與健康的工作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