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九三軍人節」,對於許多人而言,也許只是平凡的一天,但正因為有國軍官兵的犧牲奉獻、堅守崗位,全心全意投入各項戰備整備工作,全國同胞才能擁有自由的社會、安全的環境以及安定的生活,平安度過如此平凡的一天。回首過往的國軍建軍史,無數先賢先烈用血汗與生命力抗強敵、捍衛家邦,寫下輝煌的歷史。「九三軍人節」是屬於軍人的節日,也是屬於全國民眾的節日。國軍24小時不間斷守護國家,才讓我們共同擁有這塊美麗土地。軍愛民、民敬軍,軍人以自己為榮,國家與人民也會以軍人為榮,不分你我,攜手同心,守護我們的家園。
回首史頁,軍人節與國軍衛國奉獻息息相關。民國34年,第二次世界大戰同盟國戰勝,9月2日在泊於日本東京灣的美軍「密蘇里號」戰艦上,舉行日軍受降典禮;而我國戰區的受降,則於9月9日上午9時在南京舉行,象徵8年艱苦對日抗戰的勝利。為紀念這段歷史,國民政府乃於民國35年4月,將每年9月3日訂為抗戰勝利紀念日,並於當日舉行中樞秋祭國殤大典。
由於在民國44年前,各軍種均定有不同的慶典節日,國防部考量各部隊雖然各有光榮傳統,以及不同的歷史背景,但因為名稱各異,無法在實質上確立「軍人節」的定位;再考量國軍於8年浴血苦戰後,最終獲得光榮勝利,適足以代表官兵無視生死、捍衛國家的精神,乃納入各軍種紀念節日,並訂定9月3日為「軍人節」。
回顧中華民國建國以來,在每個風雨飄搖與存亡絕續的時代,從東征、北伐、剿共、抗戰、戡亂到捍衛臺海,國軍官兵面對敵人無情的進犯,屢屢在戰爭烽火中冒死前進、英勇克敵,一肩扛起國家安全,成為保障安定的磐石。軍人是一項神聖特殊的志業,與一般行業最大的不同,即是平時要砥礪志節、戮力戰訓,戰時更要挺身而出、抵禦外侮,為保國衛民犧牲生命。尤其,近年我國面對許多天災,國軍皆以「救災就是作戰」的行動力,迷彩身影更扮演民眾安全守護神,當我們看見官兵不畏艱難、勇往奮進,正是將「軍人節」的時代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
九三軍人節對馬祖而言,是一個感恩的節日,馬祖能有今日生活,我們要感謝軍人,他們在碉堡警戒,保衛了馬祖;他們在街上消費,養活了很多家庭;他們在山頭海邊構工,奠定馬祖基礎建設。沒有軍人的汗與血,就沒有今日的馬祖。昔年,在馬祖阿兵哥除了捍衛馬祖,除了流汗,還會流血,除了犧牲青春,還可能會奉獻生命。今天,當我們回顧這段既艱辛、又光榮的歷史經驗,我們除了要緬懷先烈外,更要彰顯九三軍人節的時代意義與價值,因為九三軍人節不僅是屬於軍人的節日,也是屬於我們中華民國重要的節日。
社論/榮耀九三 感謝國軍的付出和犧牲
- 2024-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