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讓不同族群的文化特色走進馬祖的生活中

  • 2024-08-25

 第11屆連江縣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祭傳統競技賽風光落幕。豐年祭是原住民族年度的盛事,目前居住馬祖的原住民朋友人數已超過300人,藉由舉辦原民傳統活動,除了一解原住民朋友思鄉之情,也讓馬祖鄉親體驗、感受獨特的原民文化,讓大家更親近原住民、了解原鄉文化,並透過豐年祭活動推動,凝聚各族群情感,互相尊重,也一同推動原住民文化傳承工作。

 連江縣原住民族聯合豐年祭邁入第11年,除舉辦開幕式晚會與族人同歡外,更結合運動i台灣計畫,舉辦籃球、拔河,以及傳統射箭、傳統擲矛等比賽,讓在馬原住民共同交流。原住民族皆從台灣本島移居,目前戶籍在連江縣的原住民族有312人,加上服役軍人,初估散佈在馬祖各島的原住民族約有600至700人。其中多數為阿美族,其次則為排灣族與泰雅族。職業則多為公務員、警消,以及工程人員。

 臺灣原住民分為阿美族、泰雅族、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雅美族(達悟族)、魯凱族、鄒族、賽夏族、邵族、噶瑪蘭族、太魯閣族、撒奇萊雅族、賽德克族、卡那卡那富族及拉阿魯哇族等16大族群,各族群間的傳統習俗和生活方式有所不同,故衍生出各式各樣的祭典風貌,如阿美族的豐年祭、賽夏族的矮靈祭、布農族的打耳祭、卑南族年祭、雅美族(達悟族)飛魚祭等,都極富特色。豐年祭儀式象徵原住民族文化之精神,它充滿了生命與活力。

 豐年祭屬部落文化之一,透過豐年祭儀式的舉辦讓外人了解原住民文化之美,也藉由長者耆老,讓下一代知道祖先智慧和文化傳承重要性。原住民文化是重要資產,藉由傳統競技賽舉辦,讓居住於馬祖原住民重新體驗部落生活,凝聚部落共識,將傳統的歌舞、技藝、文物等,透過一年一度的豐年祭活動展現,期以發揚原住民族傳統文化藝術,增進一般社會大眾對原住民族文化之認同與欣賞,以促進多元文化之融合。

 根據原民會截至2024年2月底的統計,都會區原住民人口數已超過原民總人口的一半,人口大量外移,也導致原民文化無法傳遞。在這個日益全球化的世界裡,文明的、社會的和民族的自我意識不斷加劇,原住民們被時代的洪流所裹挾,被迫融入其他民族的、世界的文化中。隨著其他民族的進入及人口的繁衍、政權的執掌和經濟的主導,原住民的地位從台灣島上唯一的主人逐漸轉為少數民族。但是人口的多少並不是文化能否傳承的依據。16個部族的原住民,其許多理念有值得當今社會學習的地方,其文化習俗、工藝技巧是應該被完整保存的。

 原住民族歷史與文化,是台灣歷史重要根源、最珍貴的文化瑰寶,馬祖列島雖無原住民鄉鎮,不論從那裡來,只要到馬祖,都是一家人,希望透過聯合豐年祭活動,能夠促進原住民各族群之間的聯繫、交流,傳承、發揚原住民傳統文化。而對多元文化的認識、欣賞、學習與尊重,對馬祖在地鄉親而言不只是知識的擴展,更是觀念上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