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心情記事》桃園演出成功,縣府規劃接續在高雄、台中以及福州地區加碼演出,希望透過以馬祖閩東文化為基底的故事劇讓更多人認識馬祖。在此同時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的主題也已醞釀出爐,將以馬祖的傳統漁業文化為發想,彰顯住民面對大海的智慧,並轉化為當代藝術加以呈現。文化是最能讓人印象深刻的「島嶼標籤」,越來越多的島嶼在推動觀光的過程中,除了加強交通便捷、維護環境品質外,更期望透過其自身的文化獨特性,積極推動文化觀光,以在地文化創造特殊的觀光魅力。
文化觀光過去泛指以藝術與人文為主題之觀光活動,例如以古蹟、博物館、藝術和音樂為主要目的之旅遊行為,但隨著全球觀光產業受各國政府重視與關注,旅遊業者與政府設法將觀光與廣義的文化結合,積極開發新的觀光市場,因此文化觀光逐漸以更多元的樣貌呈現,包含美食觀光、節慶與各類活動觀光等。馬祖早期在戰地政務軍管體制下運作半世紀之久,但即便是在威權時代背景下,屬於馬祖特有的閩東文化(食、衣、住、行)仍得以保留並傳承,這些過去視為日常的生活模式,在現在看來就是可以發展為觀光用途的文化元素。
隨著社會經濟的成長和教育程度的提昇,國人對於出國旅遊和國內旅遊的要求和方式日趨深度和多元。根據統計,在歐洲旅遊中,文化觀光就佔了五成,因此在旅遊動機上,多數的旅客是想藉由觀光過程,瞭解不同的文化,體驗當地的生活等等。
馬祖在過去近30年的觀光發展過程中也把許多傳統文化元素融入,只是缺乏組織與系統化,因此沒能將文化資源發揮極致。透過文化來創造旅遊吸引力是各界要共同面對與努力的重要方向,期使文化與觀光能夠結合,則觀光將可為文化創造人潮,而文化亦可為觀光延續深度與廣度。
馬祖列島世代居民以海為田,漁業自然會是最重要的文化元素,第三屆馬祖國際藝術島策展主題命名聚焦在「拍楸—你的海洋,我的陸」,可望擴大各鄉島的參與層面,尤其在馬祖傳統漁業式微的今日,透過國際藝術島計畫來還原部份歷史場域與景象,會是一個很具吸引力的觀光主題。文化資產常是沉默的自我展示,因此文化需要「故事」,馬祖的文化都可以是精彩的故事,政府的文化活動不僅要有廣度,更要有深度。文化觀光的特色來自於地方獨特的歷史與文化背景,馬祖原民的生活不管是以戲劇方式還是以抽象藝術品來呈現,都要設法突顯其「唯一」,因為也只有獨特才有魅力、才能永續。
社論/文化仍是推廣觀光的核心元素
- 2024-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