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戰爭公園可發展多元觀光功能

  • 2024-08-16

 由北竿鄉公所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再次攜手舉辦的「星漩七夕」2024北竿銀河音樂會,9日起一連3天在大澳山戰和館屋頂露台進行,3場活動都額滿,也可望為北竿發展星空觀光帶來新契機。辦活動場域的選擇很重要,此次活動選擇光害相對較少的大澳山舉辦,雖然表演空間有些受限,但證明大澳山戰爭公園除了白天有看頭外,也很適合夜間的星空甚至是露營活動,有關單位應從多元發展角度思考,讓戰爭公園整個園區發揮更大觀光功能。

 北竿大澳山戰爭和平紀念公園成立近20年,該計畫是前立法委員曹原彰任內爭取設置,當時號稱是全國唯一的戰爭和平紀念公園,利用廢棄的12據點改建戰和館用以陳列馬祖戰地文史及武器,室外部份為營造戰地氣氛,協調國防部軍備局提供報廢戰車、火砲等進行陳展。過去20年間戰爭公園在北竿觀光景點上確實扮演了重要角色,但偌大的園區真正讓遊客可以造訪的只在少數。戰爭公園在馬管處經營建設多年之後,目前其觀光功能圍繞在戰和館,08據點因為在整修而停擺兩年,尚存坑道特色的06據點造訪的遊客反而十分稀少。

 大澳山與大坵兩地因為光害相對較少,被視為北竿發展暗空或星空最具優勢的地點,但大坵島在通橋之前對外交通不便,在星空觀光發展條件之一的「可及性」這個部份不如大澳山。今年北竿的七夕音樂會首度由大坵移師到大澳山,這場充滿感動與浪漫的夏夜盛會同樣受歡迎,顯示大澳山也具備相當的條件可發展暗黑觀光。整個大澳山戰爭公園的場域面積很大,現階段園區仍以戰地意象為主要功能,相關的建設也以重塑戰地風貌為目標,但從今年的星空銀河音樂會成效可以看出,大澳山暗黑觀光潛力無窮,就看政府如何善加運用了。

 透過銀河音樂會「星漩七夕」打造北竿夏夜的觀光品牌是可行的發展方向,而北竿除了大坵之外就屬大澳山最適合發展類似活動,公所以及馬管處應以今年活動為基礎,重新盤點園區內可運用的場域,除了戰爭意象之外還有更多元的觀光項目可以在大澳山推動。大澳山經由多年的經營建設已有相當的發展基礎,只需進一步優化以及創意巧思的發揮,就能達到多元觀光功能的目標。馬祖的觀光發展在某方面正面臨瓶頸,尋求多元發展面向正是各島觀光軟硬體建設的重點,各鄉島都應把握自身的優勢朝一鄉一特色來發展,而大澳山的優勢值得北竿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