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外國的月亮沒有比較圓

  • 2024-08-14

 台灣許多人總會對現狀諸多抱怨,怨物價高漲、怨政府做得太少、怨看醫生等太久,就是覺得自己生活的地方不夠好,其他國家的百姓一定過得比較好,美國人住的房子比較大、日本人吃的藥比較好、歐洲人社會福利比較好,其實許多外國人在台灣反而覺得台灣是個宜居的好地方,認真思考一下其實我們過得也還好。

 近期大家都說日幣貶值很划算瘋狂去日本旅遊,日本各個景點充斥著台灣人,但日本資深媒體人在天下雜誌專欄中卻寫到,日本人反而想移居台灣,他認真的做了兩地的物價比較,也許因為日圓貶之故,日本的餐食花費變得跟台灣差不多,但其實台灣依舊很容易找到物美價廉的餐食。

 當然台灣近年來的不動產與房價確實節節攀升,台北就明顯比東京更高,但其實日本人並沒有像台灣一樣喜歡囤房投資,想利用不動產漲價的差價來賺大錢,這一點是二十年前日本泡沫經濟崩壞前的前景,政府倘無有效控制確實無解。

 但日本人最羨慕台灣的就是水、電及交通費,他們覺得便宜到不可思議,幾乎是社會主義國家了,日本都是台灣的二倍以上,其實外國人的猜測也沒錯,台灣就是選舉至上,傾國家之力在支援大眾交通,捷運、高鐵、台鐵、台電、臺水,這些單位就沒賺錢的,當然就是國家出錢在負擔,負擔營運虧損也就算了,還要負擔人民補助,像是北北基桃推出的TPASS月票,一個月才1200,隨便你怎麼用,中南部就更便宜了,幾百元就搭一個月,這是全世界都沒有的好康。

 再看看美國,許多台灣人超羨慕移居美國的親朋好友,覺得他們在美國一定過著神仙般的生活,但習慣台灣生活便利的人,不一定適合在國外生活工作,許多台灣人年輕在美國工作生活,稅收都貢獻美國,老了全都回台養老,這說明什麼呢?

 在臺灣工作和生活,大家習慣經常外出用餐,有時來杯波霸奶茶當下午茶,感冒就到家附近的診所看醫生,搬新家的時候逛Ikea買傢俱,買房買車都優先買新房和新車。但其實美國薪資高,同時消費也異常高,外食昂貴、維修費居高不下、二手市場夯、高等教育學費高,最重要的是醫療費用高得驚人,沒有保險的人根本不敢生病。

 台灣政府許多政策確實相當不盡人意,甚至政治總凌駕專業之上,但思考日常生活,老百姓要的不就是生活的安全與自在,如果在台灣我們可以過這樣的日子,那台灣的月亮跟外國的月亮其實一樣圓,與其羨慕別人不如過好自己的生活,督促政府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