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進全民健康,衛生局健康體位管理計畫「馬祖i健康」減重活動日前公布第一階段成果。今年活動分兩階段,第一階段為4月至6月30日止,第一階段統計減重參與人數共347人,其中個人組有70人報名,團體組則有24隊共277人報名,共減重625.95公斤。第二階段活動期間為7月1日至9月30日止,為推廣健康體位管理,衛生局持續透過辦理飲食及運動團體衛教,使民眾具備正確的飲食觀念及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
肥胖已是全球不可忽視的健康議題,衛生局為協助民眾擺脫肥胖帶來的威脅,配合國民健康署健康體重管理計畫,辦理各式健康促進活動與衛教講座,使民眾能夠踴躍參與,培養規律運動習慣、重視健康體位、提升健康識能。並規劃辦理減重競賽、體重控制班課程、運動暨趣味競賽活動、年度健康檢查、體適能檢測等活動,使民眾了解到健康的重要性,進而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隨著每年定期推出的體重管理活動,有越來越多的民眾願意參與各式健康促進活動,營造出健康的工作職場,邁向更嶄新的健康生活。
世界各國早將肥胖視為慢性病,肥胖不只使體能衰退還導致心血管疾病、不孕症、癌症及代謝相關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增加死亡率。根據2017-2020年「國民營養健康調查」結果顯示,我國成人過重及肥胖盛行率高達50.3%,因此減重是搶救健康的全民大作戰,而均衡飲食與規律運動則是維持健康的不二法門。
國民飲食型態,這幾十年來改變很多,調查發現國人在紅肉、醣類含量高的食物和鈉的攝取量是比過去要減少一些,但蔬菜、水果、豆製品、魚、全穀雜糧類、堅果種子等的攝取,仍未達建議攝取量;在泡麵、糕餅類、甜食、含糖飲料攝取量是增加的,特別在年輕族群更是明顯。年輕族群因熱量攝取增加,加上生活方式漸趨靜態久坐,使得肥胖及代謝疾病之盛行率大幅增加。
此外,「久坐」逐漸成為現代人主要的生活型態,也成為國人罹患肥胖及代謝性疾病的主因之一。所以如何讓身體保持高度活動頻率,除可增加熱量消耗外,也能增加肌肉質量,提升基礎代謝率,有利於體脂肪控制,是維持健康體重、避免減重後復胖的重要關鍵。
世界衛生組織指出「肥胖就是一種慢性疾病」。即使沒有造成身體的不適,但肥胖仍會無聲無息地影響體內器官的運作,並帶來許多併發症。改善肥胖問題,刻不容緩,無論是自己或親友在面對肥胖問題時,應該以關懷鼓勵取代責備歧視,用更正面積極的方式,勇於尋求專業團隊、醫療人員的協助,不以坊間或網路上流傳的不正確或極端的方法,才能逐步擁有健康的體位,而健康體位不僅是遠離慢性病的關鍵,也是幸福健康的不二法門。
社論/愛自己,就從健康瘦身開始
- 2024-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