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米颱風雖然沒有為地區帶來重大傷害,但是全縣四鄉五島依然有小災情發生,且風災後易產生大量垃圾、廢棄物,故於災後整理家園時,應同時注意清除室內外所有積水容器、垃圾及廢棄物,以防止蚊子、蒼蠅、蟑螂等病媒昆蟲孳生。尤其,現在時序已進入盛夏,凱米颱風過後,縣府、鄉公所與國軍持續對街道巷弄進行清掃與環境復原工作外,民眾也應主動動手整理住家周邊的環境清潔,做好居家環境消毒與保持個人衛生多管齊下,讓生活回復正軌,保護家人健康,讓我們的生活環境更乾淨更美麗。
隨著全球暖化天候的異常,未來颱風、降雨或乾旱,都可能是必須面臨的天然災害,人類無法與大自然對抗,但絕對有信心自助與互助,共同面對未來的挑戰;凱米颱風造成馬祖各鄉許多道路、街道,皆有落葉、樹枝散落各地,地區軍民全力積極防災復原,在有紀律、有步驟的作業效率下,恢復道路清潔原貌。
風災過後一週為登革熱防治關鍵期,降雨後易造成環境中產生積水容器,孳生病媒蚊,籲請民眾大雨過後應主動巡檢居家環境,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戶內外容器或場域,將積水倒掉並澈底清除,如輪胎、鐵鋁罐、帆布、寶特瓶、盆栽底盤、地下室等,如地下室積水未退,請儘速抽水或先投放含氯漂白水,不讓病媒蚊有機可趁。若有傢俱、廢棄浴缸、水族箱等大型廢棄容器,可聯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去除蟲卵後,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使用中的儲水容器則務必刷洗並加蓋或加掛細網,防範病媒蚊孳生。
這幾年來,類似這種不是不下雨、一下就是豪大雨的極端天氣,出現的越來越頻仍,印證了人類已攜手進入暖化的世界。馬祖在地理環境上有著相當的限制與脆弱,我們應該要更深刻的了解生存環境的價值,充分且有效地利用地球的資源,並且做好回收及再利用;小心謹慎地維護周遭的自然環境,如此才能使我們的青山綠水、美麗環境永續留存。
颱風離去後留下一地散落的泥濘與枝葉,需仰賴清潔人員與國軍的協力才能逐漸復原,對於這些無名英雄的努力,我們要能及時感恩,並給予最大掌聲及鼓勵。颱風造成馬祖許多不便與困境,但也讓我們意識到防災工作的馬虎不得、對資源的善加珍惜,以及要懂得感恩與回饋;唯有能將這些啟發融入生活蘊底,才能讓馬祖更加茁壯與成長,在災害來襲時能屹立不搖,添增我們一道的軟實力。
馬祖致力推動觀光,持續吸引許多遊客來訪,為維護乾淨城市風貌景觀,縣府、相關及民間單位投入許多心力進行管理及清潔工作,提供各地旅客、在地鄉親舒適優質旅遊及生活環境。風災過後,大家更應重視及珍惜,共同投身於環境保護的工作,只要有行動,環境就能變得更好。
社論/攜手進行災後環境復原
- 2024-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