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多一分準備少一分損失

  • 2024-07-25

 中颱凱米來勢洶洶,這是今年第一個侵台的颱風且規模很大,全台各縣市全部都放了颱風假,足見各縣市對颱風可能帶來的傷害都不敢掉以輕心。馬祖地區已有兩年沒有較明顯颱風來襲,此次凱米以強颱之姿直撲北台,而且是氣象專家最為擔心的西北颱。馬祖與台灣地理位置及地形都有所不同,颱風造成的損害及威脅也會有所區別,台灣本島怕的多半是豪雨帶來山崩土石流及市區淹水等,而馬祖颱風的災情多半在澳口產生,在氣象預報時間提前的條件下,我們有足夠時間做好各項防颱準備。

 古人云:天有不測風雲,但現代社會拜氣象預報科技進步之賜,各種天氣的變化都大致能進行預測,在各種天災之中目前除地震尚無法預測外,其它多能進行精準的預報。此次凱米颱風早在一週前氣象署就預告生成時間及大概的路線,而行政院防災中心也在23日就召集全國各縣市召開視訊防災會議,目的是提高各縣市防災的警覺以及實際行動。

 科學家研究證實,近年來受到氣候變遷的大環境影響,各種極端氣候造成的天災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其中包括了太平洋東西岸的颶風及颱風。中央氣象署每季推出的長期天氣預報也在6月就推估今年台灣侵台的颱風數量正常至偏少,但規模可能會相對較大。面對未來可能成為常態的極端天氣型態,我們能做的在各項硬體建設中提高抗災能力的設計及規劃;此外,防災及救災應視為日常,正所謂有備無患,只有平時著重各項整備工作,一旦災害來臨時才能將災損降至最低。

 綜觀歷年來颱風對馬祖造成的最大傷害及損失多集中在澳口碼頭越浪以及道路邊坡坍方兩大項,因此澳口防颱工作甚為重要。目前各島重要澳口均有推動防護海堤或離岸堤計畫,但近年全球海平面上升導致早期馬祖部份澳口海堤高度不足,接下來各島要檢視的是否要加高堤防或是改變型式來達到防護的目標。過去幾年各島均在梅雨季或颱風季發生大雨導致山崩的意外事件,此類災損也是馬祖較為常見的。

 不論是澳口防災還是道路防坍,這些都是可以事前預防的災害,近年來縣府及各鄉爭取水土保持計畫以及水利署海堤計畫都不在少數,在經費投入後也見到成效,颱風造成的災害也較早年降低許多,但面對不斷挑戰極限的極端天氣型態,平時多一分準備,災時就能少一分損害。今年的颱風季才剛開始,接下來仍可能會出現侵台的颱風,防災整備工作絕對不能馬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