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AI時代 善用手機成重要課題

  • 2024-07-24

 暑假來臨最讓父母心慌的就是孩子有更多的時間,可以流連在手機使用上,如何管理自己與孩子的手機使用,已然成為家長的一大課題。另外,越趨強大的AI演算法,讓孩子手機成癮更加嚴重外,也導致青少年焦慮與心理發生很大的問題,這一點卻沒有任何人可以負責。

 大家都有經驗,社群媒體似乎會不斷推播讓你感興趣的議題與廣告,其實這就是演算法最基本的功能,卻被這些社群媒體的龍頭或搜尋引擎利用,大幅提升他們的商業利益,並且用這都是使用者自行提供的內容來推卸責任。研究媒體的人都知道,最了解你的人不是你的枕邊人,而是你所使用的社群媒體,大家在外都會刻意隱藏喜好或政治傾向,但沒有防備的網驗瀏覽以及點讚的行為,卻讓你內心深處的喜好被演算法一覽無遺。

 這樣的情況對於心智未成熟的青少年,可能會帶來未知的錯誤引導與傷害,美國一對父母控訴TikTok將他們的孩子逼上絕路,即便沒有留下隻字片語,當孩子手機解鎖後,TikTok影片收藏庫除了喜愛的籃球與音樂外,還能看到演算法持續推播給他的東西,憂鬱、絕望及自殺的影片。其中一段影片中,一名男子說我要把散彈槍塞進嘴裡,讓子彈從後腦勺飛出去,底下就有人點讚說酷。

 兒童心理學家也越來越擔心社群媒體對青少年的身心影響,一項針對青少年做的調查顯示,社交媒體與憂鬱症、自殘和自殺有關。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數據顯示,在2021年,近四分之一的青少年表示他們曾認真考慮過自殺,這比例是十年前的兩倍。美國心理學協會將這個數據結果,歸因於社群媒體。專家表示,由於青少年的前額葉皮層,也就是負責決策、判斷和控制衝動的部分還未完全發展,因此更難抵抗來自演算法的誘惑,即便成人看到這些影片都會沮喪,但因為知道這些影片意圖煽動他人的情緒,會盡量用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

 在疫情的推波助瀾下,e化學習已是學校不可或缺的一塊,不可否認在自主學習上有很大的幫助,但青少年應該花時間探索各種美好萬物,接受各種挑戰,尋找人生方向與志向。但現在年輕人花在社群媒體的時間愈來愈多,專家認為,社群媒體訊息不只經過精心設計,演算法更導致接收訊息更狹隘。當人生歷練不足的年輕人忘記抬頭看真實世界,偏執的虛假訊息只會讓他們面臨更多心理問題。惟家長一味限制可能得到反效果,簡單干預可能較有幫助,像是互相約定,把時間預留給重要事務,再反推能使用3C產品的時數。

 想想身為成人的我們,也常在下班後癱坐沙發,只想滑滑手機,轉轉電視,就不難理解其中的原因了。當孩子在現實中迷茫困惑時,沉溺於手機也就可想而知了。既然手機如此重要,如果生活中很明確地了解自己安排事務的優先順序,也知道在認真學習,有一定的犒賞時間可以滑手機休閒,與朋友聊天,反而能促進孩子的效率。它可以是學習的神隊友,是頹靡的避風港,也可以是生活的補給品,就端看我們怎麼引導孩子使用手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