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能增長知識,潤澤心田。隨著時代的改變,閱讀方式也日益多元化;旅遊每遇到融入閱讀意象的裝置藝術,我總會停下腳步,領略其優美的意境。
姊弟閱讀
造訪三峽大板根原始森林,進入園區,蓊鬱林木、清新空氣,令人心曠神怡;大板根是臺灣僅存的低海拔亞熱帶雨林,面積相當遼闊,擁有超過六百種以上的植物,其中以板根樹,最令人驚豔。
除了林相景觀外也有多座裝置藝術,其中一座名為「姊弟情」的人像雕塑最為吸睛;樹蔭下,一對姊弟一起閱讀的塑像,弟弟坐在椅子上看書,姊姊站在旁邊,彎著身子好像在和弟弟討論書中的內容,藝術塑像維妙維肖的刻畫出姊弟情深的模樣。
看到這畫面,不禁想起小時候,寫功課遇到問題時,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找二哥,他功課非常好,是家裡的活字典;因家裡無多餘的錢,讓我們補習,還好有現成的小老師;二哥不但幫我們解決課業問題,也會督促我和二姐認真讀書,他常說:「讀書和種田一樣,多一分努力,就多一分收穫……」當時對二哥的嚴格要求,有時難免也會抱怨;如今回想起來,我們能順利完成學業、踏上職場,還真要感謝二哥給予的壓力,的確,沒有壓力哪來動力?另外,在閱讀課外讀物方面,也有不少溫馨的往事,小時候大姐會把一些內容不錯的故事書、漫畫書和我們分享,有時也會買些零食,讓我們邊看書、邊吃點零嘴解饞,那真是物質匱乏時代最高檔的享受。
閱讀是豐富人生的重要管道,也典藏諸多美好的回憶,偶而回味一下,樂趣無窮。
牛背讀書
彰化埔鹽永樂社區,居民以務農為主;為活絡逐漸沒落的鄉村,近年來,導入文創美學,以「古禮迎親」為主題,營造充滿喜樂溫馨的情境;曾獲選全國前五大最具觀光旅遊潛力的社區,成了旅遊熱點。
漫步巷弄腳步格外輕盈,除了迎親的喜樂裝置藝術,也鋪陳出很多懷舊農村的景象。在圍牆上看到一幅在牛背閱讀的畫面,早期農村子弟除了讀書外,還必須擔任放牧工作,水牛是非常溫馴的動物,坐在牛背看書勾勒出當年讀書的趣事。
我有一位遠親兄長,從小在單親家庭成長,母親含辛茹苦將他帶大,值得稱許的是,他不論工作或讀書都非常認真,平日除幫忙務農瑣事之外,一有時間就看書。有一回,我去村子附近的田野放牧牛隻,碰巧遇見他也在場,這位小哥邊放牧牛隻邊看書,好學不倦的模樣,令人印象深刻。
讓人讚佩的是,他能始終如一,幾年後,他是整個村子唯一考上國立大學,而且畢業後也考上高考的學子,一時成為村裡的佳話。高考放榜時,村長還特別去家裡放鞭炮;他的奮發圖強也鼓勵了村子的學生,只要努力就會有所收穫。
樹上閱讀
文創藝術能為日益蕭條的農村注入活力。走訪雲林埤頭繪本公園,一幅幅美麗畫面宛如童話世界。繪本公園係以在地繪本畫家馬哈的作品《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座三合院》為主題,所建構的繪本世界。
這裡每座裝置藝術,都融入鄉村風采,別具特色,其中有一幅小學生在樹上閱讀的畫面,十分吸睛。一棵蒼翠的大樹上,有一位穿著學生制服的小女生坐在樹幹上看書,有趣的是旁邊還有一超大隻的蟬。可愛的畫面,也讓人想起當年在樹蔭下讀書的場景。尤其夏天「知了、知了」的蟬鳴,彷彿在為大家加油打氣;生動的畫面,也像是在闡釋「讀書,心靜最重要」的道理。
陽光、和風和天籟交織,這種大自然的閱讀環境,也曾在我們的成長旅程留下諸多美麗的記憶。
閱讀能增進知識,成長心靈;在閱讀型態變遷之際,導入文創藝術的閱讀樣貌格外能啟迪遐思,令人喜愛。
閱讀潤澤心田/潘憲榮
- 2024-07-16
姊弟閱讀
牛背讀書
樹上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