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用數位科技提升馬祖競爭力

  • 2024-07-08

 過去城市的競爭力,其主要優勢利基是人口多寡、財政資源、產業規模等面向,但是在數位科技浪潮下,數位科技已成為一個城市競爭力的動能來源,傳統單純比較人口多寡、財政資源、產業規模已無法保證一個城市的競爭力。馬祖人口數量少、自主財源缺、產業規模小,用傳統方式提升競爭力,容易遇到困難與瓶頸,因此我們應該要善用數位新科技,用新科技、新思維提升馬祖競爭力,讓馬祖脫胎換骨。

 善用數位科技來提升馬祖競爭力的策略,首先,馬祖應該要大膽應用數位科技。數位科技日新月異,包括生成式AI、數位孿生、區塊鏈、元宇宙等技術,正在影響我們的生活,也改變馬祖公共治理的模式,對於新科技,馬祖公部門應該要勇於引入、大膽應用,強化各項科技基礎建設,投入資源支持數位應用,讓馬祖成為各種科技與創意的落地場域。

 策略學者麥可波特(Michael Porter)曾指出「在國家層級上,競爭力的唯一意義就是生產力(productivity)」,因此馬祖在引入數位科技應用時,應避免花拳繡腿的噱頭式應用,不要追求一時的媒體報導,但實際對生產力卻增益有限的應用,我們在應用數位新科技時,應聚焦在如何提升馬祖生產力,進而促進馬祖公共治理與經濟產業的生產力。

 馬祖的第二個數位策略是,引進數位人才。各機關可盤點現有公務職缺,其職系是否調整為資訊職系更佳,不論是從高普考、地方特考招入資訊職系專業人才,或是透過商調方式引入資訊即戰力,對於引入專業數位人才我們應要更積極主動,善用科技人才為馬祖帶來改變,提升馬祖的數位治理能力。

 另一方面,由於資訊科技領域民間薪資遠高於公部門,因此在實務上不要說是馬祖,就算是台灣各縣市政府機關,資訊人才都不太容易得到,因此馬祖對於數位治理工作,除了外補方式,也應要重視內訓,上到機關首長、下到業務承辦人,都應該要學習數位科技,提升自己的資訊應用能力,用數位科技改善與解決現有問題。

 最後,馬祖的數位策略應有人文關懷思維。提升縣市競爭力,最終的目的是要讓縣民的生活品質變得更好,因此當我們引入數位科技時,除了追求各項競爭力的評比數字,絕對要注意民眾的感受與評價。科技是冰冷的,人民的感受是有溫度的,我們在引用數位科技應用時,應該有人文關懷思維,站在人民的角度來思考數位應用,相關數位應用應要讓人民有感。

 對於數位科技我們應該要大膽應用、引進人才、讓民有感,提升馬祖競爭力,讓數位科技成為馬祖未來公共治理與島嶼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