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提高警覺嚴防熱傷害

  • 2024-07-06

 時序入夏,近期北半球各地都出現極端高溫的天氣型態,科學家更大膽預言今年夏天的均溫可能打破紀錄,成為史上最熱的夏天。馬祖地區氣溫雖不及台灣高,但仍有可能造成熱傷害,尤其夏天戶外活動多,不論是在地鄉親還是遊客,都應提高警覺避免熱傷害事件發生,而消防救護等單位除了夏日常見的防溺宣導外,也要把熱傷害列入宣導之列。

 所謂的熱傷害是指人體長期處在高溫環境無適當防護措施,身體可能無法正常調節體溫,進而產生熱痙攣、熱衰竭、中暑等現象,其中又以中暑最為嚴重,若處理不當,會導致器官衰竭,甚至死亡。今年的夏天沒有最熱只有更熱,這已是科學家正式公告的事實,在全球暖化的大環境下,各種極端氣候型態都可能頻繁出現,其中熱浪侵襲在今年已造成全球重大的傷害。

 避免熱傷害,切記掌握三要訣:「保持涼爽、補充水分、提高警覺」,其中提高警覺相對重要,尤其在馬祖地區平時可能有海風吹拂可稍稍降溫,此時容易讓人失去警覺。目前也正是地區的觀光旺季,各景點都有來自各地的遊客,應避免於上午10時至下午2時間長時間待在戶外,在部份鄉島缺乏大型室內場館的情況下,遊程安排更要細心考量。對遊客而言,快樂出遊、平安回家是最重要的,我們應把熱傷害納入友善旅遊空間營造的一部份,不論是政令宣導還是景點硬體建設,都要把防曬納入規劃並加以落實。

 過去消防單位在夏天多半著重在防溺宣導,但防溺與防熱傷害其實是互有關連的,近來各鄉島陸續推出夏日海洋觀光活動,場域大多是戶外及海上,此時防溺及防曬同樣重要,主辦單位或消防救護單位萬不可掉以輕心。不論是中暑還是溺水都曾經在地區發生過,因此在宣導以及救護能量、設備上都要有所調整因應,且宣導也不會只是消防單位的事,旅遊業的一線導遊也是重要的一環。

 在可預見的未來,天氣只會越來越熱,夏季也可能拉長,熱傷害對我們生活、工作都可能帶來極大影響。多一分警覺,少一分傷害,不管是工作還是遊玩,對於環境可能產生的危害必須做好防範規劃,自身的警覺往往才能避免傷害的發生。全球升溫看來已是抵擋不了的趨勢,未來的夏天會一年比一年熱,科學家一方面要呼籲落實淨零碳排以減緩暖化,另一方面也要大家有心理準備要面對高溫的長期抗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