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的馬祖停車從來不是問題,甚至過去馬祖亦以全台唯一無紅綠燈而令人稱奇,但隨著台、馬往來變得便利頻繁,以及經濟起飛人人都有車之後,現在馬祖停車也成了一件需要解決的問題,隨著各島公有停車場陸續完工,未來提供足量的停車位之後,需要改變的就是大家的停車習慣,莫以個人一時方便,依規定停車才能讓我們的交通環境順暢不打結。
馬祖人口最多的南竿鄉,在機場、碼頭都已經建置完成停車場,獅子市場前也有公有地下停車場,現在旁邊也正興建立體停車場,預計115年完工,加上各村的停車場,南竿幾乎已經具備完整的停車空間規劃,而離島的北竿、東引等,首座停車場也將陸續完工啟用,未來馬祖各島都將設置公有停車場,讓停車不再是問題。
然而此次議員總質詢提出質疑,機場、碼頭停車場使用率偏低,周邊依然充斥著臨停的亂象,這也是目前最待改善的問題,由於機場、碼頭的使用情況多是為了接人、送人,送貨、接貨等,大體上駕駛人都覺得只需要一點時間,所以把車開到停車場放好很浪費時間,因此即便設有停車場,但機場及碼頭周邊依然充斥著臨停車輛,讓交通環境打結之外,也讓環境有雜亂感官不佳之虞,當然車輛往來也會對走路的行人安全造成威脅。
有民意代表建議,可以在活動期間彈性的調整費率,這個確實在許多地方都有相關的處置,像一般大學開學時因為家長接送量龐大,門口收費就會暫停,但公有停車場委外一般就做不到,畢竟在商言商,大型活動正是賺錢機會,怎麼可能免錢,但公家可以補助。
再來也有建議,前一個小時臨停不收費,雖然一個小時怎麼能算臨停,但在馬祖也可以視為另類的補助,也許初期可以提供半小時內免付費的優惠,但這些都是暫時的方式,養成民眾使用者付費的習慣方是正道。惟初期為了養成大家付費停車的習慣,也許循序漸進會是個可行的方式。
當然地方政府可以雙管齊下,透過警方執法與優惠停車,讓地區鄉親養成將車輛停到停車場的習慣,在松山機場及桃園機場車流量龐大的情況下,即便建置龐大容納量的地下及地上停車場,依舊有警察隨時在出口處執法,畢竟總有抱著僥倖心態的人,一旦第一輛臨停,就會有第二輛車跟著停,接著就大亂了。在地區警力有限的情況下,也許科技執法可以取代,讓車主可以有所顧忌,稍微多花些時間停好車,就能讓交通環境順暢,這個需要眾人一起努力。
社論/正確停車讓交通不打結
- 2024-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