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塘岐靶場遷移牽動地方整體發展

  • 2024-06-20

 立法委員陳雪生日前在立法院施政總質詢時,針對北竿塘岐靶場遷移案強力質詢行政院長及國防部長。這個案子已經推動多年,直至今年才稍有具體進度,而過去軍方對本案一直採取被動立場與心態,導致遷移案卡在選址以及預算爭議之上一直拖著。塘岐靶場遷移現已是各界共識,更與整體發展有長遠影響,國軍戰備訓練與地方發展一樣重要,如今地方好不容易找到一塊合適的土地,軍方應化被動為主動,及早促成靶場遷移,共創軍民雙贏局面。

 塘岐靶場位於北竿鄉甚至是全馬祖的蛋黃區,因為塘岐擁有全縣面積最廣大的平地,而靶場就佔了快十分之一,這對於平地難尋寸土寸金的馬祖而言,塘岐靶場的存在大大限制了地方整體發展的可能性,尤其在兩年前馬祖實施相關水土保持法管制開發後,2、3級坡以下的平地更顯珍貴。又塘岐靶場位於北竿人口最多的區域,機關學校、醫院等均位在靶場四周,靶場的存在對居民生活品質及安全造成極大影響;根據靶場遷移推動小組第2次會議,軍方初步提出靶場周邊射擊音量監測結果,靶場內平均值達104分貝,500公尺外測量均低於70分貝,代表500公尺內都高於70分貝,而整個塘岐社區幾乎都在靶場500公尺之內的範圍。種種指標分析均顯示靶場實有其遷移的必要,不管是政府還是軍方都應加快腳步。在地方民意的催促下,今年3月及6月初由民社處主導的靶場遷移推動小組已經先後召開了兩次專案會議,其中第2次的會議更有相對具體的成效。馬防部報告決議事項軍方執行進度,已於5月1日完成靶場設計規劃,並於5月9日至風山現地實施評估,目前由北高守備大隊依靶場設計圖尋商訪價,預定於6月30日前完成取得估價遷建金額。陳雪生在立院質詢時點出靶場遷移最大的障礙是代拆代建及先建後拆,過去多年先建後拆及代拆代建一直是軍方回覆地方的主要說法,平心而論,這些都不是地方政府財政能力所能承擔的。國防部一年的預算高達6千餘億,對於一個僅數億元的靶場遷移案應不會造成預算排擠,關鍵在於是否重視這個議題;而公共建設最困難的用地取得部份,地方政府已排除萬難找到一塊合適的地點,接下來就期待國防部採更積極的態度來因應並設法推動。

 馬祖軍民關係向來和諧,政府和民間對於靶場遷移基本上都採理性態度面對與推動,在戰備訓練與地方發展同等重要的前提下,只要用地取得有共識,其它的問題都應該好解決。靶場遷移已勢在必行,而且要快,地方發展面臨瓶頸需要轉型突破,靶場遷移要以更主動的心態及行動付諸實現,更不能被法令、預算等程序問題拖住而繼續延宕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