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舊時光的公園/林明理

  • 2024-06-04
九仞宮牆

九仞宮牆

屏東公園百年的防空洞和涼亭

屏東公園百年的防空洞和涼亭

舊城牆的古蹟,朝陽門

舊城牆的古蹟,朝陽門

山谷流泉

山谷流泉

 一個靜謐的清晨,我站在老樹下,像是前來造訪的雀鳥,棲在高枝看周遭的風景。一群野鴿聚在拱形橋畔,不是咕咕地叫,就是疾飛而過……而我又見到了烏龜家族昂首閒晃的身影。

 沿著涼亭和防空洞的池邊徐徐而行。老人家早已指明,屏東古稱「阿猴」,世世代代生活在這裡的人,都知道這裡的歷史。原來,明朝嘉靖年間,曾有海盜被明軍追捕,潛逃到高雄,並占據了馬卡道族人居地,族人遂遷徙到今日的屏東,又稱「阿猴社」。

 這段無法隱瞞的歷史還留下些許遺址,不是現今僅存在公園的「朝陽門」,就是涼亭亭身原本是「末廣稻荷社」的圓型地坪,或是原日據時期的「忠魂碑」,如今已鐫刻上「光復紀念碑」的名字。

 而時常漫步於此的老人、玩耍的孩子,有時偶然停在國父雕像下聊聊天,有時在噴泉、或二二八紀念碑前慢慢把時光留下來。往往,我會順著這座前身為日據時期的「阿猴公園」,經過熟悉且時常走過的,被隔離了人車熙攘的「九仞宮牆」,使我感受到古色古香的屏東孔廟,是寧靜美的,而我的世界就不再侷限於林園之中。

 我更可以看望到公園另一端的聖十字堂,它比另一端的演武場、美術館,或是林立的百貨公司,更顯得質樸莊嚴。據說,近年來每逢耶誕節,這座公園就常舉辦音樂節盛事,被打造成一個奪目的繽紛世界。

 但對於喜歡寧靜的我,我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小世界,以及廣闊的山海和星空。除了在四季裡,偶爾會從一個村到另一個地方走走,多半時間都在埋首寫作。就像德國大文豪歌德說的:「每個人都是生活的參與者,生活就是這麼簡單、寫實,卻又讓人嚮往。」我深信,穿過舊時光的公園、建築,或回顧歷史的片斷,通常會有點感慨。

 但是,任何人處於大自然或令人愉悅的風景中,通常是快樂大於傷感的。對於喜歡冥思的我而言,不經風浪,生命就不會豐盛了。今天,我領受屏東公園和風的沐浴,最使我驚奇的是,我在公園旁聚集的小攤販中發現,他們大多來自多元文化的族群,十分和善親切。至今仍想起,那個賣小番茄的老婆婆,很開朗健談。

 「請問這一大袋是一百元嗎?」我說。

 「沒有,」她答道,接著說,「是五十。」

 「哇,好便宜哦,謝謝!」我感嘆道。她點頭稱是,便笑了。我打包時,也點點頭。歸途,坐上車時心想,即使屏東在舊時曾是排灣族、平埔族群馬卡道族的領土,但如今沿途有各種山海美景和農作物紛呈眼前,城內一片祥和。而我也看到了一個有歷史的公園,懷上了一種綿綿的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