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逐步落實住者有其屋

  • 2024-06-01

 有需求就會形成政策,近年來馬祖各鄉民眾對居住的需求都不斷提升,地方政府及各級民代也都感受到這股來自民間的壓力,除先前推動南竿仁愛147已完工準備交屋外,在各界幾經評估會商認為推動社會住宅是現階段舒緩住屋不足壓力較快的方式。在立委辦公室大力推動下,馬祖四鄉五島的社會住宅都將在今年會有具體進度,屆時會有超過2百戶以上的住宅供社宅使用,對落實住者有其屋政策而言是向前邁進一大步。

 近年馬祖人口結構有很大變化,除了長住的在地鄉親外,還有不少外地來馬工作者、返鄉創業的年輕人等,這些人口大多面臨居住問題;其次是現代生活居住型態的改變,同堂共居也轉為分屋居住,這導致整體住宅數量不足的問題。近年來南北竿連租屋都很困難,顯示市場對住屋的需求仍處成長階段。

 在地方政府及中央級民代大力爭取下,將馬祖各鄉島都納入政府興辦社會住宅的範圍,其中南北竿由國家住都中心直接興辦,東引及莒光則採國土署全額補助並由地方政府興辦的模式進行,全部要興建超過2百戶以上的社宅。社宅與一般的示範住宅及民間自建自售的集合式住宅不同。社會住宅是由政府蓋房子出租給民眾、或者是由政府承租民間的空屋轉租給民眾的住宅。社會住宅「只租不售」,且由中央直接介入提供經費,這種方式要比政府興辦示範住宅更容易看到成果。有關馬祖住宅需求的議題也在本次議會中熱烈討論,對於民間目前自建自售的集合式住宅每坪售價不斷攀升表示關切,這是自由市場的機制,主要原因是馬祖地小島散,又都市計畫對住宅區使用分區的管控導致可用建地越來越少,在物件稀少的大前提下,又在營造業缺工缺料的大環境下,建築營造單價只升不降已是難以改變的事實。

 從近年來南北竿民間自推的自建自售集合式住宅大受歡迎來看,民間對能夠擁有自屬產權的住屋仍是主流,但民間自建自售案件越來越少,越來越貴,此時政府興辦的社會住宅就能多少扮演抑制與補充的作用。實現住者有其屋是地方政府執政的核心價值,安居才能樂業、才能永續,社會住宅推動有用地取得以及經費上的優勢,又有中央整體政策的配合支持,透過各鄉島的社會住宅推動來逐步落實住者有其屋是目前最能快速看見成果的住宅政策。但長遠來看馬祖都市計畫更新,擴大住宅區也是勢之所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