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是一條永不停歇的道路,拿起書本不是小孩的義務跟責任,是每個人應該具備的能力,隨著教育現場108課綱上路,所謂養成素養的能力,其實就是在培養孩子自主學習,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因此從小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與能力,也就幫他打下未來學習的基礎,更是送孩子一把打開世界之窗的鑰匙。
在各個縣市都有的大大小小圖書館,已經被視為理所當然,但有人曾經思考過如果世界沒有圖書館會如何,思想被禁錮、學習被固化,這些都不是現在的我們可以理解的。有一部電影叫做圖書館戰爭,也許值得大家深思,電影中因為一個媒體良化組織嚴格取締控管媒體內容,讓社會陷入現代文字獄,不能自由的閱讀,因此出現一支圖書隊來對抗這個限制閱讀的組織。
還有一本曾經霸佔暢銷書排行榜多週的偷書賊一書,內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撿到一本書的遺孤小女孩,不識字的她卻在養父朗誦書本下,安撫了不安及恐懼的心,也因此愛上字與筆墨的世界,沒有能力的她甚至偷書來看,雖然偷代表負面以及犯罪,但這本書中卻是偷得思想自由的世界。
身處自由閱讀的我們,是非常幸福而不自知,這幾年全台灣的圖書館都在改頭換貌,希望吸引更多的人徜徉書海,也有不少圖書館開始走進社區與校園,主動出擊接觸閱聽眾,將閱讀書籍的樂趣傳播出去,像是高中開始的探究與實作課程,圖書館就是個線上資源寶庫。
在現代數位科技飆飛的年代,網路資訊隨手可得,雖然增加孩子自主學習的素材,但也帶來不小的挑戰,因為演算法的訊息推播,很容易讓人進入同溫層,以為世界只有一個觀點,這也是自由閱讀的重要性,教導孩子區辨真實性成為現代重要的素養之一。
當然有很多人說現在孩子只會打電動根本不愛閱讀,其實孩子還是喜歡閱讀的,只是要讓孩子選擇自己想讀的,許多大人自以為有幫助的好書,其實正是扼殺孩子閱讀樂趣的絆腳石。如果孩子不愛閱讀,就是因為在閱讀的道路上遭遇許多挫敗的經驗,像是考試成績不理想,讀起來讓人昏昏欲睡的書等。
因此想要培養一個喜歡閱讀的孩子,要在孩子小時候就帶領他沉浸美好的閱讀體驗,現在各縣市圖書館及學校圖書館的環境其實都已具備這樣的硬體條件,沉浸式的閱讀環境,自我挑選閱讀書籍等,都能讓孩子感受閱讀的樂趣。學習是一件終生事業,不管大人小孩都應該持續學習,專業能力才能不斷發展,或者只是單純享受閱讀,老少咸宜的圖書館絕對是大家週末假日好去處。
社論/讓圖書館打開終身學習大門
- 2024-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