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澎湖一度雷雨交加,造成市區多處積水,馬公市水溝變噴泉 多處積水還二度影響飛機起降,水族館更因此休館一日,但接受媒體訪問的澎湖鄉親卻多數感到欣喜,因為去年的零水位讓民眾吃盡苦頭,離島水情驚人的相似,水庫蓄水有限,高度仰賴高成本的海淡水,曾經吃過無水可用的苦頭,現在的我們更應該學會教訓,珍惜每一滴得來不易的乾淨用水。
南竿珠螺游泳池原定五月要開放,但因地區截至目前為止,有效蓄水量仍不足,在以民生用水優先考量情況,延後開放珠螺游泳池日期,在四月份台灣各地降下大雨,有稍微緩解各區的水庫乾旱情況,特別是中南部的水庫都有進帳,雖然仍未達高水位,但已有改善。馬祖則是東引及莒光水庫進帳明顯,南、北竿水庫則仍在三四成以下,水情仍屬嚴峻。
從別人看自己,澎湖目前主要水源不是水庫,而是海水淡化廠,澎湖馬公市區每日用水2.3萬噸,其中海淡水佔約1.7萬噸、地下水佔約2千噸、水庫則佔4千噸左右,因此雖然澎湖3座水庫見底,但水庫只佔馬公用水的1/5,因此即便三月通報水情,水庫已然見底,水利署南區水資源局卻說供水正常,因為澎湖主要水源不是水庫,而是海水淡化廠。
其實馬祖過去水情嚴峻情形更甚於澎湖,提水桶接水車的水,從台灣運水來馬,這些都是我們經歷過的日常,因此馬祖很早就啟動海淡廠計畫,海淡廠建立之後,確實水情狀況有所疏解,澎湖還多次抵馬考察,開始建置澎湖的海淡廠。
海淡廠解決了離島的水情問題,但也開始出現其他的問題,去年年中侵台的杜蘇芮颱風重創澎湖,打壞澎湖第二海淡廠輸水管,停供萬噸海淡水,自來水公司減壓供水導致末端無水可用,派出水車送水,杯水車薪導致深夜又出現排隊提水潮,夢魘再現。
澎湖民眾質疑為何只有一條抽水管,但海淡廠的抽水管是潛盾工程安裝,造價數億元,還需要經過環評程序,耗時費錢,不是想當然爾的換一條管子就好;馬祖海淡廠多年前也曾經因為海淡廠零組件故障,停供多日,因為倘台灣沒有零件就需要國際送貨,都不是可以立刻解決的小問題。
再來,去年行政院院長及經濟部長視察澎湖海淡廠2期工程,台水公司再次拋出海淡水成本高昂撐不住,因為隨著油電兩度調漲,原本一度海淡水40元成本,已經提高到55元。加上水價過於低廉,平均一度水才11元,省水未深植人心,更讓台水支撐不住,賣越多賠越多。隨後陳建仁及王美花都相繼指示,先全力穩定供水無虞後,再研議水費累進費率,因此海淡水可能漲價的議題,未來不是不可能發生。
面對高成本的海淡水,離島鄉親更要懂得珍惜,並將節約用水的觀念深入生活的每一個環節,才能永續我們的島。
社論/ 節約用水仍須努力
- 2024-05-22